刘立瑞是国网高青供电公司赵店供电所的一名农电工,10多年来,他怀着对电力行业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刻苦钻研技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他连续多年被高青供电公司和淄博供电公司评为优秀农电工、岗位能手、农电工作标兵、先进工作者。获得“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并代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参加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乡镇供电所岗位知识技能竞赛,获得团体一等奖。2016年1月,被山东省电力公司评为“优秀农电工”。2016年3月,被省人社厅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成绩的背后是艰苦磨练与付出
自从成为农电工那天开始,刘立瑞就暗下决心,要做最优秀的农电工。“学无止境”,是刘立瑞进步的秘诀和对于工作最深的感受。
刚参加工作时,刘立瑞白天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实际操作技能,晚上自学理论、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施工技术标准和工艺标准。和刘立瑞一起的同事们都知道,在他的工作服口袋里始终装着一个笔记本,用来记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新学到的知识。像这样的笔记本,他已经攒了厚厚的一摞,成了他的“压箱宝”。
刘立瑞常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一定没有收获。”就是抱着这个想法,除去日常工作,在每一次参加竞赛集训期间,刘立瑞都千方百计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认真对待每个项目。每天晚上10点训练结束后,刘立瑞还要反复琢磨,独自练习到凌晨2点多。在全省农网配电营业工职业技能竞赛中,汇集了来自全省17地市的农电工精英,刘立瑞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一。
常年累月的积累让刘立瑞从一把“好手”变成了一把好的“多面手”。现在,无论降损节电、高低压配电和线路工程,还是护区治理、线路运行维护、线路检修等方面工作,他样样精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对他付出的最好奖赏。
安全精准零失误
2012年高青县受台风“达维”影响,连日暴雨。就在刘立瑞值班的夜里,突然接到辖区报修电话,尽管风大雨大、道路积水,他还是立即和同事一起赶往现场,快速排除险情,恢复了供电。2015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还是正当刘立瑞值班,接到了县供电指挥中心10KV芦湖线接地故障的检修任务,在50千米的跨度之间,刘立瑞和同事们冒着严寒,摸黑分段查找故障点,当完全修复时已是夜里12点多。像这样的事情,刘立瑞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是精准高效安全。
“一个电机不转的原因就有5种,要根据现象精准判断并快速消除。”对刘立瑞来说,这只是工作中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真正的活学活用却不那么简单。
通过对刘立瑞工作记录的粗略统计,10多年来,他累计办理工作票、操作票347份,签发工作票、操作票512份,查处、消除各类安全隐患894处,组织带领施工766次,监护大小施工现场2124次,无一差错。2011年至今,组织或参与改造“四到户”台区43个,新建10KV线路29千米,改造或新建0.4KV线路63千米,更换表箱1885个,安装配电变压器61台,更换电能表8315块,安装采集器763台,消除“低电压”2834户。仅2016年春季就为辖区群众解决用电难题22个,帮助安装动力表计11块,解决450亩小麦缺水问题,受到群众的一致赞誉。
创新、创造永无止境
赵店供电所辖管3个管区8400户农村供电任务,人员少、任务重,如何发挥团队的最大能量,安全高效,刘立瑞和同事们一直在动脑筋、想办法,他们创办了创新工作室,把问题摆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从2012年至今,他们研究出了不少省时省力的好“帮手”,小型卷线器、双人正杆器、新型驱鸟器……许多小发明、小创造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的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实践中,作为安全员的刘立瑞还总结出了一套关于现场安全管理、巡线、护线、线路故障排查等的经验和方法,他将这些工作经验,利用每周安全活动机会传授给同事,带领大家集中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张维堂)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