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刘琳实习生张晶王若臻通讯员孙桂蕾常晓琳)写一封信、献一束花、唱一首歌、朗诵一篇祭文……淄博市自去年首推社区公祭活动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其中,在家门口用这种文明、环保的新方式祭奠逝者、寄托哀思。昨日上午,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民政局联合本报共同推出的第二届社区公祭活动受到市民推崇,500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走进张店区九级社区共同参与,用实际行动倡导文明祭扫新风,争做文明市民。
文明环保
家门口提供祭祀新平台
“亲爱的父亲,你的微笑和话语都是我珍贵的回忆。女儿永远想念你。”昨日上午9时30分,在公祭活动现场,来自九级社区的张女士将一张心形的纪念卡黏贴到寄语墙上。记者看到,用鲜花组成的祭台放置在广场中央,北侧是寄语墙,参加公祭活动的居民自发排队向先人敬献鲜花,并在寄语墙上留下寄语,以表达对先人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在现场,九级社区居民倪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都是通过烧香、放鞭炮等传统的祭祀方式。今年得知社区有公祭活动后,他便带领全家一起来参与文明祭祀活动。“传统的祭祀方式确实应该逐渐简化,烧纸钱、放鞭炮不仅是一种人力、物力和资源上的浪费,更是对环境的破坏,在家门口通过公祭这种方式照样可以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寄托哀思
了却祭奠远方亲人的愿望
除了年轻人,老年人也开始逐渐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社区公祭活动。“去年我们社区共有200多名居民参加了活动,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九级社区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家住张店区商东社区的张先生,已经是第二次来九级社区参加公祭活动了。张先生说:“祭祀不应该拘泥于传统形式,我们也可以尝试用现代新兴的祭祀方式来寄托思念,比如说在‘中国祭祀网\’尝试网络虚拟的祭祀方法、发微博等。”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淄博市推出的社区公祭活动,就是为了引导人们不随处乱烧纸品,用鲜花替代烧纸、用鞠躬施礼代替磕头跪拜,并最终达到无烟火污染、无鞭炮噪声祭扫的目标,为淄博市治污减霾尽一份力量。同时,还能有效减轻公墓集中祭扫的压力,缓解交通拥堵。
新闻推荐
大爱铸就母子平安 ——市妇幼保健院人文关怀助推质量品牌晚报记者刘秀清李光桢摄影刘文超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