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讯(记者孙媛)6月5日,记者自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淄博市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地质结构呈现出独有的特点,各种抗震不利因素较多,很容易引发“小震大灾”。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型应急避难场所50多处,部分区县已经深入到学校、企业、村居,据初步统计,全市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已达500多万平方米,可临时安置130万人。
248万元推动地震监测
为有效预防“小震大灾”,推进淄博市功能区建设,市地震局对禹王山、王母山断裂分布及其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以此为基础向市政府和省地震局提交了进行活断层探测的请示,市政府批准投资148万元,省地震局无偿支持资金100万元,确保了探测项目的顺利实施。目前项目已经展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年底将提交项目报告。项目完成后,可以提供禹王山、王母山断裂的具体位置和地震活动性,划出不宜建设的范围,对断裂附近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淄博市易发“小震大灾”
2013年至今,市地震局累计监测本市及100公里范围内地震事件150多次,组织会商140余次,及时有效地对淄博市有感地震和外市影响地震进行了速报。全市地震台站避雷设施、观测环境得到进一步维护和改善,地震数据专线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完成了全面升级,确保了地震监测数据的不间断传输。
淄博市近几年小震不断,淄博市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地质结构又呈现出独有的特点,各种抗震不利因素较多,很容易引发“小震大灾”。
尽快建市、区县
两级地震工作队
为认真做好地震现场工作,将尽快建立市、区县两级地震现场工作队,明确工作职责和组成人员,完善现场应急工作装备。抓紧组建地震应急专家队伍,组织专家开展防震减灾工作调研和学术交流。要在专家指导下组织不同层次的地震应急演练,坚持从实战出发,逐步强化演练内容。
同时,各级地震部门要依托共青团、红十字会和高校工委等单位,建立完善地震应急志愿者管理机构,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做好招募和注册登记工作。各级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要加强“自我管理”,加强演练,做到管理有序、技术全面,确保安全。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