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奎冬
前些日子,在全市举办的“公交车上见文明”征文中,我有幸获得了一等奖。不久,我和其他作者的获奖作品结集出版了,篇首是我的文章。本以为这事就此划上了句号,没想到国庆节前夕,我接到了市公交公司车冲老师打来的电话,邀请我参加公交公司成立五十周年座谈会并且在会上发言。我听了连忙回绝:“我不发言,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资格。”电话那端却诚恳地说:“不,你完全有这个资格,从你的文章中,就能看出你对我们公交公司以及所有驾驶员都怀有很深的感情。你准备一下发言稿,把你写的那篇征文修改一下就行。”话说到这份上,我再没有推辞的理由,毕竟,这份殊荣,不是每一个获奖作者都能拥有的。
2014年10月16日上午,淄博公交公司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在鲁中教考中心举行。在会上,我作为乘客代表作了发言。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进行了合影,期间,有不少人向我致谢,市交通运输局高局长说:“任老师,你很有才啊,写得好,说得更好。”市公交公司党委书记朱均说:“任老师刚才的发言,我们听了都很受感动,谢谢你。”劳模代表朱文芳和薛仲婕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听了你在台上的发言,我们感动得都要掉下泪来,有这么理解我们的乘客,就是再辛苦,我们也觉得值了。”公交公司党委副书记侯长力说:“刚才听你发言,就象是一个播音员在讲话一样……”平生第一次,听到这么多人对我的溢美之词,我真有些无地自容了,平凡的我,有这么优秀吗?
中午会餐后,公交公司的领导派桓台分公司的赵经理开车送我回家。到家时已是下午两点了,打开刚刚从报箱里取出的几份报纸,我又惊又喜的发现在当天的《淄博财经新报》副刊上有我的一篇文章《狼口脱险》。窗外,阳光明媚,如同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想起了一位朋友常说的话:“人生最大的快乐来自分享。”不错,快乐不分享,如同锦衣夜行,我不加思索地一连打了几个电话……
一是打给老公。从得知我要作为乘客代表发言的那一天起,老公就不辞辛苦,我每修改一次发言稿,他都及时为我打印出来;我在家里练习发言时,他就充当听众,为我提意见找缺点,早上我出门时,他还开玩笑地说::“过了今天,咱家总算能风平浪静了。”
二是打给一位我敬重的朋友。在几天前,我就打电话给她,诉说了我的焦虑:“人家公交公司这么信任我,到时候做的不好,我该怎么办?”朋友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女性,沉稳大气,优雅从容的风度让我羡慕不已。她安慰我说:“怎么会有这种担心呢?晚报创刊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你的发言不是很好吗?当时我们有很多人在台下议论说:‘这是从哪找来的读者代表啊,说的太好了。’”确实,淄博晚报创刊二十周年庆典上,我作为读者代表上台发了言,这位朋友当时就在台下,见证了我发言的整个过程。她又说:“放宽心,保持一颗平常心就行,压力往往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怀揣着朋友的一片拳拳之心,我放下了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发言的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获得了大家的一片喝彩。
第三个电话是打给郝萱林阿姨。郝阿姨与我是忘年之交,我们俩最初就是在123路公交车上认识的。早在2007年,阿姨就被评为淄博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的传承人,多次参与公益事业,她的剪纸也被众多文化机构所收藏。我每天上班都要坐公交车,阿姨每天出行也都依赖于公交车,所以我们俩在一起聊天时,公交车就成了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去年夏天媒体上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在123路公交车上,有位老人突发急症不省人事,驾驶员陈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拨打120,随后又将老人送往医院。郝阿姨知道这件事后深受感动,就剪了几幅剪纸托人转交给了陈鹏。我在获奖征文中就引用了这件事,“阿姨和陈鹏之间的故事,不正是对和谐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好的诠释吗?陈鹏收到的这份礼物,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这是一份善良与善良缔结而成的瑰宝,一个人在奉献爱的同时,是会收到同等的爱的回馈……”
生活中的我,缺少自信,还有几分懦弱。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与关爱,我怎么会有勇气,面对着那多人,说出自己的心声呢?驻足回望,一次次点滴成绩的取得,如果可以称得上是小小骄傲和自豪的话,这其间凝聚了多少人的恩泽啊。圆梦路上,感谢有你,我要衷心谢谢你,我亲密的爱人和朋友……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