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具有高度关联性、一体性和不可分割性,是打好淄博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生态美丽淄博攻坚战的重大举措。日前,记者就淄博市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问题,采访了市发改委负责同志。
问:2014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一年来,淄博市在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作出了怎样的部署和安排?取得了哪些进展和突破?
答:市委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都对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淄博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14年实施意见及其贯彻落实分工方案》,更是提出了具体全面的落实意见,明确了工作路线图、时间表。近一年来,全市上下围绕激发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在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工商登记改革、行政审批改革、金融财税改革、农村产权改革、户籍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由于内容十分宽泛,不能一一具体介绍,相信观众和读者已经看到或将会看到一些相关的宣传报道。
问:作为全市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市发改委在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重要举措?
答:今年以来,市发改委积极承担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任务,提出了相关领域改革工作的安排意见,协调专项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共同抓好工作落实,推进了改革的健康有序开展。同时,立足自身职能,积极承担了13项具体改革任务,总体来说,就是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激发和释放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投资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县域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务实创新举措,做出了积极有益探索。特别是经过努力争取,淄博市列入了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范围,这既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进一步加快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建设生态美丽淄博的重大机遇。
问:感谢你们做出这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能否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淄博市争取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有关情况?
答: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简单来说就是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试点,在全国选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禀赋、不同主体功能要求的地区,大力开展先行试点建设,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实践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以点带面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加快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去年8月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当年12月份,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申报工作。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市发改委牵头编制了《淄博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通过省级评审后于今年2月份上报国家有关部委,于4月25日顺利通过国家评审。7月22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以下简称六部委《通知》),将淄博市列入首批建设地区,山东省仅淄博市和临沂市入选。
问:下一步,淄博市将如何做好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结合文章,既加快淄博市经济内涵发展,又加快建设生态美丽淄博,实现我们老工业城市的凤凰涅槃?
答:加强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一项核心任务。六部委《通知》关于“制度创新重点”的部署,要求淄博市重点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环保公安联动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结合淄博市实际,我们还提出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能源资源管理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政绩考核制度”等目标任务。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任务,需要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坚实保障。同时,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也必将为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和参考。总之,就是通过改革和建设的共同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使全市人民充分享有改革红利和碧水蓝天。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