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赵瑞雪)昨日记者获悉,《淄博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正式修订为《淄博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淄博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工作重心由规范申报命名程序向实施综合管理和加强支持服务相统一转移。其中,将探索建立基地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评价结果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据悉,淄博市将加大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鼓励构建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电影、数字出版、新媒体应用、内容开发、传输覆盖等公共技术平台以及投资融资、信息咨询、产品营销、行业交流、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形成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增强基地的增值盈利能力,促进基地良性发展。加强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搭建产学研结合平台,推进协同创新和合作研发,帮助文化企业提高研发水平,降低研发成本,推动创意成果和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技型企业孵化和成长。对基地列入国家和省、市重点规划的建设项目且符合建设条件的给予优先安排,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按有关规定予以解决。对基地引进社会投资建设项目,涉及申请用地的,优先采用公开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公开供应土地。鼓励文化企业以短期租赁方式使用土地,鼓励文化企业租用现有物业从事文化产业经营,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减少文化企业的初期投入。
加大对基地信贷支持力度,建立针对基地的信用评级制度。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以及艺术品、应收账款、仓单质押等多种质押贷款方式。积极发展专业性担保机构,重点支持基地融资。引导基地区域优势,探索实行联合重组,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集团。鼓励基地重视产业价值链高端的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动漫、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提升物质产品与现代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淄博市将探索建立基地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每3年开展一次基地影响力评价,运用评价结果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基地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扶持计划,健全合理的人才培训和流动机制。充分发挥好高等院校在基地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充分调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机构和单位的积极性,建立教育和产业双向合作模式,重点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以及管理策划、研发创作、市场推广等优秀人才。支持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新闻推荐
金刚捣碓辞旧岁当门炮声迎新年 华源太极俱乐部举办“景阳春杯”新年趣味运动会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