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董振霞)“停车难”这种城市病也开始出现在乡村。春节期间记者在淄博市部分乡村采访时发现,因为城市车辆下乡,再加上村民自有车辆大量增加,春节期间,淄博市大部分乡村都出现了“停车难”问题,有的沿路村情况更加严重,大量涌入的车辆,几乎将乡村道路变成了停车场,从而造成这些路段出现通行难现象。“城市病”下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有村民建议,统筹规划建设一些公共场院,解决农忙晒粮难题,也可用于节日期间的临时停车。
在博山、沂源等地的部分乡镇采访时记者发现,不少沿路村庄,路两边都停满了车辆,车辆经过这些路段,只能小心翼翼从路中间压着黄线通过。一些村庄,房前屋后也全停满了车,有的村民干脆将自家闲下来的农田开辟成了临时停车场,供自家使用。采访中不少有车的村民抱怨,前几年,村里车不多,停车还很方便,这几年,村里车越来越多,几乎家家都买了车,但停车的地方不足,于是大家都将车停在院门外的街巷里,平时停车还凑合,可是一到年节,在城里上班的车也回来了,家里的车更没处停放了。有时候,为找一个车位,得开车围着村子转好几圈。“生活水平好了,没想到也出现了城里的停车难问题。”村民们说。
调查中记者发现,因为规划问题,许多乡村出现停车难等“城市病”。采访中有村民反映,这还是规划不到位,建设时考虑不足造成的。他说:“原来,村里都建有统一的场院,农忙时用来打麦子收玉米,晒粮食很方便,可近几年,这些场院都被占用了,农村打麦子收粮食也没了地方,沿路的村民干脆将马路当成了打麦场晒粮场,既不安全,也不卫生。”他建议,每个乡村有条件的话,最好再统一规划建设一些公共场院,农忙时可打麦子晒粮食,年节时也可当作临时停车场。
新闻推荐
被盗的香烟...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