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油菜花丛中过大年

来源:淄博晚报 2015-02-26 19:00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春节,当教师的李彦回湖北公婆家过的。关山阻隔,遥距千里,在那儿,李彦看到了不同于家乡淄博的景象,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节日气氛。

李彦是淄博人,在一所中学教学。爱人老家湖北,大学毕业后在淄博工作。李彦一家平时很少回去,只有春节长假才随爱人回老家住几天。

今年春节2月19日,按阳历是比较晚的。刚刚过去的冬天又是暖冬,腊月二十五那天,李彦一家还没等到老家,就看到了成片成片的油菜,大都已开花,黄艳艳的很是喜人。地里的菜花、橄榄绿油油的,豌豆也开花了,这在以前的春节是很少看到的。李彦说:“今年春节,春天的气息特浓,就像咱们淄博的阳春三月。”

春节怎么过呢?李彦婆家的年夜饭与淄博一样,大家团聚在一起,说说一年的收获,谈谈来年的计划,洋溢的是浓浓的亲情。吃过年夜饭,一家人一起看春晚,这是很多北方家庭的保留节目。在婆家,李彦感到有点不一样,大家对春晚仿佛没有多少兴趣,人们热衷的是打牌、打麻将。打麻将不是为了赢钱,而是放松心情、交流感情。

大年初一,北方人的第一顿饭是天还没亮就吃饺子,南方人则是吃年糕,蒸的、炸的都有。吃饭后,和北方的农村一样,李彦一家走门串户给家族和村里的长辈拜年,只是不用磕头。不过有一条规矩让李彦感到很新奇,不管去谁家,主人都会给客人端上一碗用鸡汤或骨头汤煮的面条,也不仅是初一那一天,春节前后,不管走亲还是访友,主人都会这样,好像我们北方人给客人端杯茶那样。盛面条的碗都是一次性的,客人也不必客气,接过来吃下就是了。

北方在春节的前一天往往需要祭祖或者上坟、扫墓,摆上贡品,烧香烧纸,燃放鞭炮,告知列宗列祖要过年了,保佑一家老小来年平安。李彦在婆家看到的却是同一个家族的人到共同的祠堂,祠堂里供奉着本家族前辈的牌位,后人来到这里,上香、鞠躬、放鞭炮。春节期间,祠堂里一直摆着贡品、点着蜡烛,还需要同一个家族的人轮流守护。

孩子们盼望的是长辈给压岁钱。在北方,往往是孩子给长辈拜完年,然后长辈乐呵呵地掏出压岁钱,希望孩子们平安健康地成长。李彦在婆家看到,老人给孩子压岁钱的时间很随意,不等春节、不用拜年就给了,有的甚至节前四五天就给了,等到春节,有些孩子已把压岁钱花完了。李彦说:“南方人更实际、更灵活,包括拿压岁钱,让孩子们多快乐几天,买点自己需要的文具。”

正月初六,李彦一家带着对湖北老家的恋恋不舍回到了淄博。她说:“我们国家这么大,各地习俗都不一样,过年又是集中体现习俗的时节,感受一下不同的风俗,对孩子、对我自己,都是一种新奇,一种收获。”

(晚报记者伊茂林)

新闻推荐

淄博人过年消费近十亿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草莓大棚里的春节2015-02-27 16:57
评论:(油菜花丛中过大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