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部门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打造专业化路政队伍。
□本报记者邢菲
通讯员孙鲁岩
淄博地处鲁中,建材、化工、陶瓷等传统产业集中及组群式城市结构,决定了过境车辆多、运量大、涉路情况复杂,损坏及非法占用公路的行为经常发生,不同程度影响了公路通行环境。按照建设法治部门、服务型行业及提升“三个服务”的要求,市公路管理局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途径,强化领导,明晰责任,注重创新,抓紧、抓严、抓实依法护路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依法、规范、高效履行职责,提升淄博公路“专业、精细、创新”品牌内涵。
法制先行
健全规范化管理体系
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基本要求,从夯实管理基础、规范权力运行入手,确定规范化管理体系必须从法条中来,从实践中来,从行政相对人需要中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结合公路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梳理提炼日常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做法,上升、固化为标准规范,逐步推进规范化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贯穿执法全过程的25个岗位职责、15类169项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制定了《公路及其附属设施损坏赔偿自由裁量标准》;完善了路政巡查、许可管理、督查考核、错案追究等一整套完善的基础制度。
规范业务操作。建立了全市干线公路涉路工程评审专家库;编制了《涉路工程技术规范汇编》、执法文书范本及许可管理实用手册等;精选全国129个涉路典型案例,完成了《路政案例选编》。其中《涉路工程技术规范汇编》收集了国内油气、电力、通信等18个门类的国家、行业标准对跨越式、穿越式、平交与接入式、并行式及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工程的相关规范要求。
统一服务标准。开通路政许可绿色通道;规范服务大厅设施配备、信息公示,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公开办案制和AB角工作制。这些基础工作为推进规范化管理搭建了一个全员参与、过程控制、高效运作、不断完善的操作平台。
法治护路
建设公路安全保护网络
推进公路安全保护网络建设,必须根据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地方法规体系,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依法护路工作的能力。《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山东省公路路政条例》施行以来,通过各区县政府出台加强国省干线公路管理工作通告,依法划定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细化公安、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公路保护职责,建立依法护路部门协作机制,公路沿线规划修建建筑物必须书面征求公路部门的意见,实现了依法护路关口前移,也为完善公路安全保护网络按下了“快捷键”,更多富有成效的措施办法被推广应用。
完善路警联动机制,加强联席工作、信息共享、统一指挥平台建设,实行联合巡查、联合执法、案件绑定处理,形成依法护路合力;协调地方政府,将公安部门天网工程专线接入公路管理信息平台,普通国省道部分路段实现全天候即时监控;与交警、客运等部门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公路管理提供了便捷准确的信息来源;对全市非公路标志设置情况进行排查摸底,研究制定了依法整治、统一规划、规范管理的工作意见,牵头组织公安、公路、城管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分期分批开展整治活动;实行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徒步巡查,适时进行错时巡查,有效提高了路政案件查处率和突发事件处置效率;新建改建公路两侧绿化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完成;工程建设期间,路政管理提前介入,重点防控私开平交道口、擅自埋设管线、乱搭乱建,为通车后的公路管理打下基础。这些在日常管理中摸索出的经验做法,有效提高了公路管控能力,成为公路安全保护网络建设的重要补充。
法治必行
打造专业化路政队伍
公路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路政队伍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直接影响依法护路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市公路部门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打造专业化路政队伍。严把“入口关”。坚持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录用条件,选拔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路政队伍。强化培训教育。把培训教育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深度,开展了文书展评、案例讲座、知识竞赛、警示教育、执法考试等练兵活动,号召人人争做“形象代言人”。强化制约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层层落实执法责任,严格执法考核评议,加强日常和年度考评。定期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倒查责任,促进规范执法和职责履行。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