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底的
倔劲儿
产业结构偏重、附加值低、能耗高,这是淄博市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我们需要深度转调,推进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
3月6日是政协委员集中报到的日子。通过他们带来的一份份建议,可以看到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在步步加深、层层推进,他们以刨根问底的精神,提真言、献良策,探索淄博发展路径。不妨以治理雾霾为例,看看深度转调下委员们的深度思索。
雾霾严重影响生活环境和人们健康。什么对雾霾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呢?汽车尾气、企业废气、冬季供暖燃煤排放等等,大家能举出很多例子。可是,能够因为雾霾就不开车了吗?就关停企业吗?就不供暖了吗?显然不能。怎么办?新能源就这样登场了。今年有委员提出加快发展利用清洁能源加大对淄博市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补贴支持的提案,有的提出推广天然气供暖治理雾霾的提案,他们把目光对准了能源结构。从讨论污染治理,到研究产业升级,再到探索能源结构,这是个认识问题逐步深化的过程。
实际上,一个城市的污染问题是个产业问题,而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息息相关。从能源结构入手,升级产业、治理污染,可谓刨到了问题根子上。试想,一个城市的汽车、企业、供暖等能源消耗来自煤炭、石油,与来自天然气、太阳能、风电、水电相比,造成的环保压力该有多大差别?现在,淄博市有几条线路的公交车已实现了电动化,也有了部分电动出租车。虽然量还不大,但已是发展趋势。过去淄博市的陶瓷企业都是燃煤,现在全部换成了天然气,大大缓解了排放带来的污染压力。这也证明,从能源结构入手,是提升产业、根治污染的必然举措。
雾霾让我们感到,治理污染没有边界,雾霾笼罩下的人们没法做到自强不“吸”、独善其身。这需要我们以开阔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共识,才能集中力量科技攻关。从政协委员的提案中,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忧患意识、担当意识,还有一种刨根问底解决问题的倔劲儿。
(晚报记者伊茂林)
新闻推荐
王浩参加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党派联组讨论时强调 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共谋淄博发展大计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