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市公共汽车公司多年来倾力实施“职工关爱工程”,深耕细垒,精心营造“生活待遇上游,工作环境和谐,精神生活充实,升职渠道公平”的公交企业文化。人心顺,则心向善。淄博公交员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日益提升的同时,热衷行善的道德观念也深入人心,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热心公益、志愿服务行为也层出不穷。2014年淄博公交频上央视,几十家中央和省、市各类媒体也密集关注,竞相报道,“淄博公交”这个流动的服务窗口更加熠熠生辉。
【案例详情】
2014年12月10日上午,一名老大爷乘坐132路公交车时突然晕倒在车内,昏迷不醒。驾驶员王斌果断处置,并与两名好心乘客一起将大爷送进了附近的医院,由于救助及时,老大爷脱离生命危险。12月19日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12月21日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先后在显要时段进行了报道,这已是“淄博公交好人”2014年第9次登上央视。
2014年10月的一天,一名乘客在51路公交车上突然口吐鲜血,晕倒在地。驾驶员宋振华立即施救,在拨打120急救电话后,为争取急救时间,宋振华与急救中心商定在淄博饭店会合,只用了7分钟便把乘客送至救护车上,为挽救乘客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2014年10月17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频道予以了报道,北京卫视《身边》栏目组还不远千里专程来到淄博对宋振华进行了采访报道。
不只央视“偏爱”,几十家中央和省、市各类媒体也密集关注淄博公交,频繁报道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
一年轻女子到站下车后大出血,公交驾驶员薛仲婕细心关注伸手相助,女子转危为安;一儿童错乘公交车迷路,驾驶员周利国耐心安抚,帮助孩子找到焦急的家长;
一名老人突然在公交车上发病,驾驶员陈鹏正确应对,与热心乘客热心相助,老人得到及时救治。
2014年1—10月,淄博公交一线员工已有207人次被淄博市各大媒体宣传,未被报道的好人好事其实更多。一位公交司机说,这些好人善举,公交员工谁遇到了都会去做。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首先来自于每一个人内心所具有的善良愿望,同时,也来源于淄博公交给予他们的文明道德的润泽。
近年来,在政府对公交事业的大力支持和对民生的持续关注下,淄博公交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取得长足发展淄博公交大力实施“职工关爱工程”,逐年提高员工薪酬水平,足额缴纳“五险一金”,投资建设员工食堂、公寓和设施齐全的温馨标准化站务室。对一线驾驶员和站务员实行午餐补助,为跨区县工作的员工发放交通费、租住房屋补贴。坚持每年为每一位员工送上生日蛋糕和祝福,为员工子女发放高考奖励。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帮助困难职工渡难关,形成了“逢喜必贺,逢难必助,逢病必看”的企业人文环境。
同时,淄博公交潜心培育善行土壤。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在员工中培育“身边的”服务典型、好人标杆,树立“平民偶像”。推行驾驶员和公交线路的星级评定及“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示范车、示范岗”争创活动,除上光荣榜、上报纸、当劳模等精神激励外,还给予切实可观的物质奖励,并不拘一格提拔重用。2013、2014年先后两次召开表彰奖励大会,对市见义勇为好司机,市级以上一线劳动模范,被央视宣传报道的公交驾驶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公交好员工以及先进集体代表进行表彰奖励。同时企业内部报纸辟出专版,常年刊登员工身边的道德模范、感人事迹,对具有广泛宣传价值的重大好人典型,进一步提高典型影响力。
淄博公交通过对职工无微不至的思想关爱、成长关爱、安全关爱、收入关爱、困难关爱和健康关爱,精心营造起“服务至上,乘客为尊,员工为本,奉献社会”的公交企业文化,成为好人频出、善行不断的丰厚土壤。今年1-10月份,淄博公交驾驶员月均晋星748人次,晋星率达到80%,线路晋星月均10条次。收到乘客来信、来电表扬1087封(次),拾金不昧近千起,总价值230余万元。
新闻推荐
信访举报问题如何处理?举报渠道如何进一步畅通? 4条途径受理群众举报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