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微信“朋友圈”中的“友情推销”已经不是新鲜事,在五花八门的推销产品中,一些带着“烘焙”字样和诱人美食图片的商家信息格外引人注意,越来越多的人晒出自己制作的甜点、蛋糕等在朋友圈里进行出售。“朋友圈美食”受热捧的同时,也有不少市民对其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担忧。
私家烘焙的蛋糕、甜点等为何能如此“火爆”?采访中,许多消费者的回答是:“这些私家制作的美食造型更美观、口感也更好。”多年来吃腻了街头西点房里模样大同小异、口味千篇一律的蛋糕、点心,人们渴望品尝到更多口味独特、相貌“高大上”的烘焙产品。相比起大多数实体门店,私家烘焙产品可以小批量生产,随订随做,在个性化和新鲜度上都要更胜一筹。
淄博职业学院的学生小张是私家烘焙的支持者,她告诉记者,自己朋友圈里有人销售私家烘焙食品,她经常购买,这些食品虽然价格较高,但造型好、口感好,在传统蛋糕店很难买到。“卖家经常发微信朋友圈,向我们展示又做了什么新口味的蛋糕,他们也会经常晒出做蛋糕的原料,感觉又卫生又安全。”小张说
通过小张的介绍,记者与张店区华光路一位私房烘焙卖家进行了联系。该卖家告诉记者,其所制作蛋糕的原材料都是从正规供应商处购买,部分本地无销售的材料是从外地购买的,同样尺寸的蛋糕成本要比传统蛋糕店高出不少,除了蛋糕外,还销售手工制作的创意点心等。而对于是否有营业执照及卫生许可证的问题,该卖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称:“既然顾客选择了我们,就是相信我们的产品质量。”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私家烘焙产品多是卖家利用闲暇时间在家里制作完成,再拿到网络上进行“订单销售”,虽然大多数号称“采用进口原料”、“绝对安全卫生”,但出于便利及价格的原因,许多卖家的原材料是从网上购买,而网络销售的原材料容易避开食品销售检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烘焙模具是否卫生安全也容易存在问题,目前市场销售的许多不粘模具,其制造材料往往达不到食用级别,在烘烤过程中还容易造成氧化和脱落,使得铝屑残留在烘焙产品上。
针对网上销售的这些私家烘焙食品的安全及维权问题,记者咨询了相关部门。据介绍,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对微信平台销售商品进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是正规餐饮店通过微信营销,属于他们的一种正常销售手段,但是如果没有营业执照,那就属于无证经营了。如果发生纠纷,消费者应尽快将购买的食品、购物凭证、与卖家的沟通记录、卖家的网页截图等送至当地工商、食药监部门,由其依职权依法处理。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