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刘琳实习生孙菡忆)自本报报道眼癌宝宝小俊昊的故事后,越来越多的热心市民加入到为宝宝捐款的行动中来,也让一股股暖流涌向了这位一岁的患病男童。而今,小俊昊的病情一天天在加重,也更加牵动着大家的心。昨日记者了解到,目前孩子由父母陪同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第二次化疗,能不能保住右眼,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
昨日上午,热心市民王先生致电本报记者,在仔细询问了小俊昊的治疗情况后,希望能够尽微薄之力帮到孩子。他说自己跟妻子不会银行转账,想把钱亲自交给俊昊父母。得知孩子父母在北京陪同小俊昊治病后,王先生决定把钱交到报社,由记者转交给俊昊父母。下午3点30分左右,王先生骑着自行车从张店东三路赶到了报社,从口袋里拿出一千元善款。“钱不多,这是我跟妻子的一点心意,虽然不能亲自把钱交到孩子父母手上,但交给你们我就放心了!”王先生说,“在看到俊昊的报道后,第一时间就想能够给孩子捐点钱,生命太脆弱,尤其是孩子。”
多年来,本报每一次发起的救助活动中,都不乏一些熟面孔前来捐款。昨日下午,淄博某单位的梁先生来到本报值班室,将600元善款留下后默默离开。记者同样接到了很多市民的热线电话,其中不乏希望到孩子家中去看望的,也有希望能够把钱亲自交到孩子父母手上的,他们的善举让大家为之动容,也更加坚定了小俊昊家人为孩子治病的信心。
“胳膊再酸,只要想到宝宝有一天能够康复起来,再累也觉得值了。”昨日下午,记者连线俊昊的妈妈孙月,她说小俊昊的化疗已经进行到第三天了,北京儿童医院没有病床,她抱着孩子在医院负一层进行化疗,宝宝很乖,没有哭闹。
一天5个小时的化疗,一直抱着孩子不能动,小俊昊乖巧懂事,让人心暖,更让人心疼。一个1岁的宝宝要经历这么多痛苦,却依然坚持了下来,他的坚强不仅给了爸爸妈妈信心,更给了关爱他的人希望。本报热切呼吁广大爱心人士,能够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自5月6日起,本报联合市慈善总会开通了公募账户,依法接收社会捐赠,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可以通过银行汇款和直接到市慈善总会捐款两种形式进行捐赠。慈善总会将按照捐赠者的意愿,保证所有资金定向用于“小俊昊”的医疗救助,捐赠结束后将对捐赠信息进行公示。
账户名:淄博市慈善总会
账号:15211001040034343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