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崔香君通讯员高旺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以“金融互助”为名,承诺高额收益,引诱公众投入资金的行为,日前银监会就以“金融互助”名义投资获取高额收益的行为发布了风险预警提示,所谓的“金融互助社区”涉嫌非法集资,是个打着互联网金融幌子的骗局。
这种吸收资金的行为名目繁多,常见的有“XX金融互助社区”、“XX金融互助平台”等,通过QQ、微信等平台公开宣传,波及范围广;宣称投资门槛低、周期短、收益高,并可通过发展他人加入获得额外收益,利诱性强。通过建立所谓“公平、公正、互惠、诚实的人助人金融平台”,让社会公众通过资助别人从而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同时妄称“经过市场检验,已在多个国家成熟运作多年,拥有全球数亿会员”等。
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提示,此类运作模式违背价值规律,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严重损失。同时,提醒广大公众要提高风险意识,理性审慎投资,防止利益受损。同时对掌握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
近年来,P2P失联跑路、民间借贷崩盘、有色金属现货交易风险爆发等消息不断见诸报端,以投资即将上市的“原始股”、境外高科技投资、养老公寓、农民专业合作社集资等形形色色的投资模式坑骗了不少投资者,各种假信托、假民营银行、假基金、假证券消息也是层出不穷。经过一番罗列,发现非法集资几乎已经涉及了金融业的所有领域,造成广大投资者血本无归。所有的金融骗局都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高息。
在此,淄博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郑重提醒广大社会公众,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高收益对应高风险,一定要在完全了解理财产品有关风险的前提下,购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理财产品。非法集资是违法犯罪行为,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风险自担;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抵制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发现非法集资,请及时举报。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