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芝
又是一个星期三。“鞠娃快乐大课间”刚结束,临淄区晏婴小学四年级二班的相昊泽同学便呼朋引伴,一起欢笑着来到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室。但现在,这个教室是“动漫课程活动室”,第三、四节课,孩子们将在这个活动室,由樊甜甜老师引领着,在以齐文化为创作内容的动漫课程里,尽情释放自己的热爱和创造。
在临淄区晏婴小学,像“齐文化动漫”这样的课程还有48个,分为科技、艺术、体育、传统文化、综合五大类。
临淄区晏婴小学是一所建校仅五年的新校。在建校之初该校就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为此,学校提出了“为每名学生提供最适合的课程”的办学理念。学校积极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具体做法就是将每周的星期三上午第三、四节课后定为校本课程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该校的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喜爱,称之为“快乐星期三”。
一、让每名学生都找到兴趣,让每名学生都得到关注
作为小学阶段,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将来更高学段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此方面晏婴小学做出了探索,具体做法就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让每个学生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牢基础。
学校制订了《晏婴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过每个学期初组织的“课程集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校本课程,实行走读式上课。现在该校有38个行政班,同时还有49个兴趣班。兴趣班打破了级部和班级的界限,在一个兴趣班中有来自不同级部和班级的学生。兴趣班最多的有30名学生,最小的班不到10名学生。全体学生人人参与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该校在行政班级中无法做到小班化教学,但是却在兴趣班中实现了小班化,使老师关注到每一名学生成为可能。
为了保障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展,学校已在全校开设了5大类49个校本课程:科技类课程主要有太阳能小车、环保机器人、虚拟机器人、3d打印、智力七巧板、建模、车模、船模、航模、电子百拼、动漫、计算机表演、科学幻想画、无线电、奇迹创意等;艺术类课程主要有管乐、器乐、合唱、五音戏、齐风乐舞、中国鼓、架子鼓、二胡、电钢琴等;体育类课程主要有围棋、象棋、健美操、网球、足球、篮球、乒乓球、跆拳道等;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有齐文化情景剧、齐文化剪纸、齐文化导游、版画、书法、线描、经典诵读等;综合类课程主要有“微型社会”“爱的旅行”“优维训练”“阶梯英语”“小美术家课程”“小音乐家课程”等。
二、加大投入,打造教室之外的新天地
强化硬件设施建设,为校本课程的开设创造物质条件。为了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展,学校非常重视硬件设施建设,投资130余万建设了科学实验室、微机室、航模室、建模室、车模室、船模室、机器人活动室、电子百拼室、英语语境实验室、晏子书院、书画院等校本课程活动场所,建立了“壁挂式科技馆”,还购置了4100余件科技模型、实验器材,为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学生活动创设了良好条件。现在学校有40多个校本课程的专用活动室,它们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尤其是成为在教室里没有展示机会、被忽视的那些学生的天堂。
三、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完善
(一)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喜好调整课程。起初,我校的校本课程是教师能教什么就开设什么课程,现在则转变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开发和设置校本课程。每个学期末,学校都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校本课程喜欢度调研”,然后根据学生的喜欢与否增删课程。
“课程集市”上自主选择课程。每年新学期开学,学校都要组织盛大的“课程集市”活动。在课程集市上,你看到的是一番“讨价还价”的热闹场面:作为“卖主”的辅导老师要极力向学生“推销”自己的课程,作为“买主”的学生一旦选中了自己喜欢的课程,“卖主”还要进行面试,从你的学识和兴趣等方面看是否适合本课程。“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后,办理选课登记手续。我校采取的“课程集市”自主选课的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先后报道了“课程集市”盛况。
师生共同开发、建设校本课程。以往,在校本课程学习中,孩子们学习的是老师确定的内容,现在,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都是孩子们和老师共同商定的。
2012年10月,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现场研讨会在该校召开,省教研室领导、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省专家看了该校的“快乐星期三”之后的评价是:晏婴小学的校本课程真正让学生拥有了选择的权利,改变了“大锅饭式”的教育,让学生吃上了“自助餐”。省教研室领导还特别推荐我校在全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研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二)由一师一专转变为一师多能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打造一支适应校本课程建设要求的师资队伍。下大力气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三年来该校在教师培训上的费用近37万元。同时,为弥补学校师资的不足,学校成立了专家工作室,聘请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索亚敏、国家级一级篮球裁判李军、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山东理工大学王福银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杜祥军老师、淄博市五音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崔海君等作为校本课程的指导顾问和辅导教师。从上学期开始,该校又另辟蹊径,发动家长中、社会上有特长的人员来学校担任义工辅导学生,满足了学生需求。现在,免费为学校担任校本课程辅导老师的义工有11名,他们有工厂的工程师、京剧票友、乒乓球教练、架子鼓手等。现在,该校已经建立起以本校教师为主体、有专家队伍指导、外来义工为补充的校本课程师资队伍。
(三)由教室转移到校本课程活动室
表面是教学地点的变化,由于校本课程活动室的设施与教室的显著不同,迫使教师的教学手段带来明显变化,由传统课堂的以写、背、说为主,转变为以观察、动手、展示为主,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发生深刻变化。
(四)由兴趣小组上升为学校课程
经过三年的努力,该校逐渐由随意性较强的兴趣小组,转变为规范化的校本课程。做到“六有四固定”:即有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有课程纲要、有备课、有校本课程内的竞赛机制、有学校层面的管理网络、有课程评价考核方案和固定的学习时间、固定的活动室、固定的辅导教师、固定的专家指导,促进了学校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几年来,校本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快乐星期三”已成为师生盼望的节日。“课程集市”让学生真正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使晏婴小学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的乐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舞台,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职业的幸福;学校被家长和社会各界评价为“最满意学校”。近年来,晏婴小学先后获得省规范化学校、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市数字化校园等荣誉称号。校长孙镜峰2012年被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表彰为“十佳科技校长”。
(作者为临淄区晏婴小学副校长)
新闻推荐
保障供应提升服务 ——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惠民生、促发展纪实□全媒体记者陈菲菲通讯员李文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