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四年,相长一生。
这是附属中学对于“何谓教育”的感性理解,更是他们笃定的教育实践。
校本课程为轴,特色活动为梯,个性社团为翼。四年的学习生活,附中的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单上亮眼的分数,更是生命的成长与幸福的回忆。
孩子们又要去五区三县了
每年的10月,麦香的时节,附属中学“走遍淄博,探寻齐鲁文化”的校本课程实践周都会如期而至。感受蹴鞠风采的源远流长,欣赏鲁山溶洞的鬼斧神工,品读渔阳诗词的文采滔滔,体味厚孝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旱码头”的商业盛景……在行走中,齐鲁文化这部无字之书,让孩子们尽收眼底,感叹不已。
以校本课程的方式、社会实践的路径学习地方历史文化,在全市尚属首创。
“让生活走进课程,让课程承载起生活,推动课外教育课程化,这是我们课程建设的重要思路”。边廷涛校长给出了创意的初衷。这样的精彩,在附属中学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可谓俯拾皆是。新生的“入校课程”、毕业生的“离校课程”、走入厂矿企业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着眼学生“创商”培养的“创感课程”、突出传统文化渗透的“国学课程”、聚焦健康心态培育的“积极心态课程”、注重生活能力培养的“家政课程”等课程内容组成了校本课程的必修单元。
具有“课程超市”之称的校本选修课体系,则成为激发学生个人兴趣,发展天赋特长的重要支撑。学校教师自主选择、自主研发、自编教材,开发完善了第二外语、体验式心理团体、播音主持、模拟机器人、乒乓球、3D打印、创客空间等61门,涵盖文学艺术、历史文化、自然科学、语言交际、文体活动、时事政治等多个领域的选修课课程,使不同层次、个性鲜明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保障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权。
居高声自远。近年来,附属中学不仅被评为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中国教育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对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经验进行了专题介绍。
中学生佩戴红领巾在全市也属首创
10月13日,建队日。附属中学所有新入学的初一孩子们,都会在完成“自建中队、自名队名、自制队旗、自我推荐”的环节后,重新佩戴好他们的红领巾,面向队旗唱出他们身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豪迈。
6月1日,六一儿童节。经历过一年教育,成长为初二学生的“雏鹰”们,将会在“告别童年,迈向青年”的生命节点,在“告别少先队,迈向共青团”的人生节点,与同学、家长、老师一道,聆听嘉宾忠言,记录节日感言,书写梦想誓言,铭记未来诺言,将“写给十年后自己”的信笺封存至特定模型中,并亲手放飞承载着自己梦想的纸飞机。
一进一出,一入一离。变化的是学生的成长历练,不变的是学校的育才真心。主题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起了引领学生自我发展的舞台,支撑起了推动学生展示真我的秀场。
阳春三月,学习雷锋好榜样,助人为乐的种子在心中萌芽。
书香四月,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发动日,倡导学生从阅读变“悦读”,与书籍真情对话,在经典中恣意徜徉,家乡故园、壮美山河的赤子之爱鼓荡胸间。
缤纷五月,“英语文化艺术节”精彩纷呈。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生活中的英语展览等活动内容,不仅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开阔了视野,而且增进了同学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
阳光九月,体育活动月。以运动会为契机,集中展示学校体育运动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与收获。
动手十月,数学学具展示活动,将数学学科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数学不再是写在纸上的一道道题目,而是成为思维创造的工具。
法制十一月,少年责任重。敬畏宪法,敬畏法律,争做遵纪守法合格公民的誓言,成为同学们一生践行的箴言。
艺术十二月,陶冶情怀时。吹拉弹唱中,人生的厚度在增加;光影流转中,生命的枝干在拔节。
月月有主题,月月有精彩。亲身的增广见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根植下来,成为健康成长的“养分”,有助于他们陶冶情操、丰富想像、提高人文素养,形成完美人格。
文艺+武艺少年自风流
“我会以此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刻苦训练,努力拼搏,以优异的赛场表现来回报母校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希望母校未来会以我为荣。”来自秦皇岛的一份信笺让附属中学的老师们热泪盈眶,欣喜不已。书信的作者,就是曾为附属中学女子足球队队员,现入选中国国家女子足球少年队的申小洁同学。
无独有偶。更多的“申小洁”们在各项艺体赛事中捷报频传:力夺淄川区中小学生田径总分第一名、连续三年蝉联淄博市小百灵艺术节上团体比赛一等奖、在省运会斩获3金1银、获评山东省经典诵读一等奖……尽管参与的项目有所差异,但他们都清一色的来自学校的学生社团。
在附属中学,现活跃着10几个门类各异、特色鲜明的学生社团。
民乐团,成立于2005,共培养团员300余人。团员们个个身怀绝技,唢呐、二胡、古筝、扬琴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社团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个人和整体的演奏水平,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韵味,陶冶了情操。
铜管乐团是全市第一支中学生军乐团。经过多年训练,这支年轻的乐队已富有较高的演奏水准,在社会上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多次参与了校内外大型庆典活动。
书法社,让学生在“点横竖撇捺”中,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武术队,学生在攻守进退、动静徐急、刚柔虚实的动作变化中,强健了身体,涵养了身心;模拟联合国,分中文场和英文场,学生置身其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这些社团都由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自由结合而成。为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学校制定了社团管理与考评办法,对社团参加人数、指导教师、社团定位、活动章程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整合学校资源,给予时间、人员、资金、活动场地保障,为社团创造自主、宽松、积极的发展空间。
良好的发展环境加之同学们的巧思用心,社团的发展可谓红红火火。在这一片充满平等、协作、互助精神的“动感地带”之中,不仅令诸多具有艺体特长的学生们脱颖而出,寻找到一条个性成长的崭新路径,而且更令学生们在相互帮助齐心攻克难题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曾经指导星空少年合唱团荣获市中小学首批优秀学生社团的蒲业明老师曾说过:“合唱团的每一位同学都在用真心演唱歌曲,享受着快乐的音乐。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倾听、懂得了合作、懂得了服从、懂得了尊重。孩子们在社团中发现、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光彩的另一面,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十年附中,给了学生、家长、教师和淄博教育一个惊喜:每个孩子都受到尊重与呵护、每位教师都享受着为人师表的喜悦、淄博老百姓多了一个优质教育的选择。
下一个十年,附中定能奉献另一个惊喜!
我们拭目以待!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