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淄川一中创新学校德育方式,开设公民教育校本课程,以培养“具有现代公民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能力的人”为目标,以普及公民知识、增强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养为重点,以公民教育课程和校内外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学校、家庭、社区、政府四方协作为依托,建立有效的公民养成教育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公民养成教育环境,深化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成效显著。
校本课程:普及公民知识
2014年9月,淄川一中高一新生崭新的高中课本中,多了一本校本课程课本《现代公民教育读本》。读本分9章31个小节,详细向学生介绍公民知识,指导他们认识公民与国家、法律、政府、社会、社区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淄川一中学校公民教育由此开始。
为做好该项工作,淄川一中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钻研相关文献资料上千万字,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培养目标、学生学情等确定了本校公民教育养成目标、培养重点和教育方式,并编印校本教材。2015年暑假,学校又组织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对其进行了修订,新修订读本分为公民学堂、公民文苑、话题讨论、掩卷长思、成长导航、拓展阅读六个板块,共17万字,公民教育项目负责人、全国优秀班主任刘洋任主编。
为确保课程落地并保证开课质量,在缺乏专门师资的情况下,学校选拔了九位优秀教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案例和自己的思考,把相关的公民知识通过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经过备课、试讲、改进、录像、再改进等几个反复,完成了讲座录制和光盘刻制;光盘刻制完成后发给2015级各班,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辅助形式。以《现代公民教育读本》和录制光盘为载体,在高一年级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并配套下发公民知识学习笔记,有针对性、系统地进行公民知识普及。
实践活动:提升公民素养
围绕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养,淄川一中主要开展了如下实践活动:
一是每学期一个主题实践活动。2014年9月,开展“友善相处,文明同行”系列活动。活动以“知义明礼、尊重包容、友爱互助”为主题,围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提升自身文明素养、学会与他人友善相处,循序渐进,梯次开展了三个层面的活动:一是规范言行,不妨碍他人的学习、生活;二是尊重包容,与他人友善相处;三是互助合作,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2015年3月,组织开展了“向上、向善”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以励向上志向、树向善榜样、记成长历程、悟人生真谛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励志信撰写、评比、诵读活动,寻找身边的人生榜样活动,记录每天成长的足迹、反思成长历程活动。本学期,为进一步弘扬学校“日有所为、日有所进”的进步文化,把“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学校发展理念与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有机结合,学校开展了“每天进步一点点”系列活动,这是对“向上、向善”活动的深化、集体化和常态化,在学生每天的追求、进步中,使“向上、向善”逐步内化在心里,外化于行动。
二是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10月17日与区环卫局联合开展“天无弃物、世无弃人”体验之旅,通过我与环卫工人手牵手、参观垃圾压缩站和发电厂及自我反思与交流分享,使学生自觉做到:垃圾定点投放,做个文明人;感悟到“天无弃物,世无弃人”,所有的自卑、抱怨均来自对自己的放弃,所有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发展的空间;领悟到即使人人都丢弃的东西,只要走上一条正确的路,也会拥有无价的人生。11月7日,与区消防队联合开展的“牵手光荣、共托梦想”体验活动,通过观看专题片、聆听消防知识讲座、参观消防设备、体验消防员的训练生活及后期的分享等活动,强化消防知识,掌握消防技能。
三是假期中组织学生开展以“小公民在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淄川一中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校园周边停车问题的研究、社区公共厕所的设置与管理问题、关于淄川区公共交通路线设计问题、市区露天烧烤对环境的影响、柳泉湿地公园鸟类生存环境调查、孝妇河水质保护问题等多个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是周末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这些实践活动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升学生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意识和能力,学生人格不断得到完善。
民主制度:学生走上前台
学校是未来社会的缩影。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就必须革新学校的制度与运行机制,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条件,培养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道德、技能与智慧,使学生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自由、平等、理性地参与公共事务;同时推动学校有传统管理向民主治理的转变。
为此,淄川一中建立了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经过精心筹备,11月14日,举行了建校以来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参会的502名代表全部由学生投票选出。在这次学生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了《淄川一中学生代表大会章程》和第21届学生会工作报告,以无记名方式差额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学生委员会,收到了学生代表提出的提案600余条。会后,由学生委员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生会,代表提案经整理、分类,交由学校各处室答复、解决。这次大会是一次真实意义上的民主的大会,使学生代表真切感受到了民主的权利并学习负责任地去运用,从而成为重建学校公共生活、引导学生走上学校治理前台的有益尝试。
同时,学校先后制定出台了班级民主议事制度、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违纪学生申诉制度、管理措施听证制度、学生评议教师制度等涉及公民教育的一系列制度,让学生深切感受了学校学生管理的新变化,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责任心和认同感。
萌芽破土:育人成效初显
教育效果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的整体氛围的改观。走进淄川一中,校园整洁清新,随手扔垃圾的学生少了,而主动捡垃圾的多了;课间安静有序,追逐吵闹的少了,文明礼让的多了;课堂学风浓郁,不求上进的少了,勤奋刻苦的多了;跑操士气高昂,萎靡不振的少了,精神抖擞的多了……严正有序、醇厚有礼、奋发有为的风气正在学校形成。
前不久,一场冬雪不期而至,洁白的雪花为淄川一中的校园增添了几分景致,也给校园交通带来了不便。让学校没想到的是,傍晚雪停后,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把校园的积雪扫除得干干净净,同时还不忘堆上几个妙趣横生的雪人,折射出了学生公共意识、责任感的增强。
淄川一中的志愿者协会目前拥有400余名会员,队伍越来越大,活动越来越多,牌子也越来越响亮。节假日,在车站、公园、广场、商城、敬老院等许多地方都可以见到他们活跃的身影,扶老携幼、助残帮困、维护公共秩序、清理公共卫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公益宣传。去年12月,他们倡导开展了“暖冬行动”,号召全校学生每人从生活费中节约几元钱,帮助山区的孩子温暖过冬;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参与捐款的学生占到了在校生的98.7%,共募集善款13000余元,购买羽绒衣35件,送到了太河、岭子的两所小学。近期,本年度的“暖冬行动”又在校园蓬勃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公民教育以来,淄川一中学生违纪现象减少了80%,各级部统计上报的好人好事增加了三成。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感动淄博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的司文琪,捡到5000余元现金和数张银行卡及时归还失主的孙舜尧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2014-2015全市优质特色学校测评中,淄川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全市高中名列前茅。
新闻推荐
高新区:文明花开和风畅 □本报记者徐勐特约记者贾力通讯员魏金辉崔敏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