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年,我校共认定教坛新秀、骨干青年教师、优秀青年教师27人,今年计划认定教坛新秀8人、骨干青年教师12人,优秀青年教师10人,共计3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25%。”这是2015年淄川区教体系统领导干部理论读书会上,淄博十五中阐述青年教师培养的一组数据。近年来,淄博十五中充分发挥教研团队优势,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搭建发展平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学校真正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乐园。
团队:让“小鲜肉”快速成熟
范擎,是该校一名刚参加工作三年的青年体育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典型的“小鲜肉”。但在短短的三年教学工作中,他所带领的轮滑队参加市第十五届中学生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参加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获第三名;参加省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二名。他本人也先后被表彰为“山东省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先进个人”、“淄川区教体系统优秀青年党员教师”等荣誉称号。面对成绩,范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体育组这个优秀的教研团队”。
为了给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速”,该校制定实施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师徒制”双赢发展策略。通过充分发挥教研组团队协作功能和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对青年教师在备课、上课、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将青年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指导教师的考评挂钩。范擎曾说过:“我有幸融入了学校体育组这个团队,得到了全国优秀教师赵可义老师的指导和培养!”
交流:在碰撞中产生“火花”
前不久,学校初二年级举办了一场“我食我秀”美食文化节活动,请每位同学与家长合作完成一到两道拿手菜品,带到学校进行评选展示。这次活动的发起者是周文婷———一位年轻的班主任。谈到这次活动时,周老师说:“在班主任学习交流的时候,受其他老师的启发,才有了这个想法,为的就是发现每位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增进家庭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
周文婷老师所说的“班主任学习交流”,就是该校每周一次的班主任论坛。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班主任角色,该校将以往单纯布置事务性工作的班主任会改革成班主任论坛,论坛每周由二到三名班主任结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真实的事例与其他班主任进行交流。特别是发挥好有丰富班级管理经验的老班主任对年青班主任的引领带动作用,帮助他们拓宽班级管理思路,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学校还积极组织青年班主任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专家报告会,鼓励青年班主任参加各种班级管理论文评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和班级管理案例评选等活动,引导青年班主任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与同仁们交流碰撞思想,产生自己班级管理的“灵感”与“火花”。
创新:搭建年轻人“梦想舞台”
“感谢学校搭建的这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让我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就能获得全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该校青年数学教师桑志亭这样说。
为了助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快速提升,该校积极搭建青年教师展示自我才能的教学平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构建起了“骨干、能手、带头人”梯次结构,每两年进行一次校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即先由学校组成评选委员会,对参评教师认真考核认定,评出校级骨干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能手及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工作。目前,学校已完成第三批校级骨干教师及教学能手评选认定工作,这其中,青年教师占到被认定总人数的70%以上。从2012年开始,学校又决定每年开展一次“校级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活动,对在教育教学中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看到学校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校长蔡立新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对于年轻人,我们就是要搭建起他们成长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张帅)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