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传统 生活 创新 □张建国(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来源:淄博日报 2016-03-18 18:09   https://www.yybnet.net/

传统之薪火在中华民族千载的延展中,沉积出璀璨的文明,中国古典绘画的意境表述,更是令今人叹为观止。

“传统”何焉?先甲骨,以刀行纹;后施毫入墨,又添敷岩彩,遂形显意出,其民族的“线形”审美在冥冥之中贯行至今。

由秦汉的雄浑,至隋唐宋元的华美、谨严到明清的水墨为上。以书入画的笔墨规范,界定了中国传统绘画样式。

中国传统绘画的文脉如行笔的捻转抹涂、回锋提按,或急或缓地伴着涟漪一路走来。其间亦逢高山,亦遇谷底,难界高下。“传统”在好事的画人传承中,历尽千载,现出她的体貌,时而缥缈朦胧得如一团墨晕,时而又清晰得如一丝游云……

智者,搭起根根支撑“传统”结构的骨筋;慧者,添加些肌腱;从者,拥戴着添增些皮毛,“传统”悄无声息地存在于时空和绢纸间。

平庸的墨客,盲从着,惟恐一笔无出处,多少诵经般地念叨着“传统”的画客沉寂为过去。亦有荤素不忌的和尚石涛的慨叹:“古人未立法之前,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

同辈于石涛的八大山人则反之,少语,况口吃,自语“一个相如吃”,少言,乃画家本色。画与款多隐晦,令人费解,更撩人探究。

八大山人荒寂的山水,还少有人驻足,其间却存有更多的探究之处。八大山人的山水循着董其昌的路数探寻过来,成就了自己高古廖寒的面目,却令人全然看不出籍于何处,笔墨文脉的潜移默化却显见其中。

董其昌的上线是谁?董源、巨然、倪云林,传承往复循回,代代相继,交叠重错。“传统”高山仰止,也一如平川,己见为是。

“画家以古人为师,已是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由此可见,董其昌亦观万象为摹本,体察自然内美蕴藉之精神,随以恬淡的笔墨表现出虚静致远的景致。宽泛的传统精神内涵和文化积蓄顺沿着纵姿的笔墨自然流淌出来,转而成为邃寂倾注的素山净水。

董其昌是聪慧的人,也有些画太过理性乏激情,其影响更多地由其划分的南北宗学说引出。

自古高士多洁癖,布衣倪云林其洁雅显见于利落的笔墨中。倪云林总是倚着那几棵树寻幽抒怀,树,像几多诗友画伴,相互顾盼着,是那样的适心。也见近时邋遢的蒲华涂的墨竹,湿漉漉的清澈,衣袖上的油污竟不见半点落在素纸上。

八百里秦川逶蜿绵延,终南山深处,范宽披着草蓑蹲在山旮旯里眯着细密的线眼,透过蒙蒙细雨分解出雨点和豆瓣的皴染。师造化,师心乎?对临自然,触类生变,摒弃杂念以形写神,心物相应的转而为理性与情感的交融。范宽静静地捻转着笔锋,苍苍茫茫的笔墨沥现出雪月争灿的场景。

今时,内涵丰富而又平实宽厚的作品少了,一蹴而成的东西,随处可见。匠俗有行市,高雅亦有人赏,只是曲高和者寡。

骨法用笔是什么?中锋,屋漏痕,滴滴答答的,中国人真会琢磨事,什么事都蕴蕴藉藉地、绕绕地,磨损了几千年的文化,其景气依然。曲折迂回的幽径,才可探春。世人夸赞的中国园林,摆摆弄弄地道出了中国人的肚肠。

传统是什么?今天的东西,历经岁月,还好好地呆在那里,即是传统。

尊重传统吧,她是历史,历史是由时间铸就的。时间只沉积素朴的精华。

尊重传统,不是固守不变。

木匠——巨匠,何等距离。齐璜先是以刀刻木,又是以笔浸透纸背,他只是想养家糊口,没有太多杂念。放弃了“大器作”,拣起“小器作”,齐璜早早就懂得“轻巧活,能多挣钱”。

不多时,又放下刀锯,拿起毛笔,更轻巧,能挣更多的钱,齐白石终于上岗了。上帝在芸芸众生中,扒拉出齐白石由“小器作”转而大器晚成。

白石老人是贴贴切切地从生活中点击画题,凡画之物,皆知理数。由传统中讨法贴,从生活中唤情致。其画,让人看得适意,白石画出了真我,难能可贵的一点遮拦都没有。白石的才情适时地遇到了画坛才杰陈师曾的点拨,由此生衍出“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的感慨。白石老人的衰年闭门变法,显然是从吴昌硕的门庭中走出。

“红花墨叶”吴昌硕那里没有?二人相居南北,同吮吸了六十年的气息,却不曾相谊。一人讲“有人学吾点皮毛,竞成大名。”一人先欲做狗,为其把门,又无奈“人骂我,我也骂人”。大家间的“文人相轻”可见一斑。

吴俊卿躬耕之时,即诗文书刻的蓄意已久,步海上,才涉足任颐府上,讨些画枝,转而成为“以气写形”的吴昌硕。

画技无所不能的任伯年,带着些许熟稔的习气过早逝去。其画材的宽泛和艺能的高超,也终在仅花卉行世的吴昌硕画品之下。

画当出已意,慕仿堕后垢;

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

吴昌硕不屑的齐璜,在其逝后三十年,其艺术成就达到巅峰,一代大师齐白石,横空出世。

看齐白石的画作,似是清茶聊天般的轻松。吴昌硕与齐白石的艺术,难界俗雅,但齐白石的画显然比吴昌硕的画更为感人。泛泛地看画界,学齐白石者,难成画名。学吴昌硕者,却总能做出些名堂。

“师造化是为本,自存面貌之真是为贵。”黄宾虹先生纵施横抹的笔点墨染为我们撩开了“浑厚华滋”的大美场面。一从古代画家身上去寻找变化之;二从同代画家的作品中求得启发,三是观察、体会生活中的情致,加以取舍创造,是潘天寿创作经验之谈。

继承,是学习优良文化传统的方法。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根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深入生活,适应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拓宽创新思路,是提高创作水准的必经之路。

张建国,笔名梦白、大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6年入选中美联合主办的大型五年《中华艺术》世界华人艺术家五十杰文化推广项目,其美术作品将在中国及美国拍摄三十分钟艺术创作纪录片,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四套及美国和其它多国电视台播出,并在美国及英、法等欧洲国家做美术作品世界巡展。中国画作品《君子图》曾荣获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美术作品展》最佳作品奖(国家最高奖)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及优秀作品奖等,并多次在意大利等国举办艺术作品展。

新闻推荐

淄博经验荟萃暨十大改革经验推广推介媒体座谈会召开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传统 生活 创新 □张建国(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