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每当周六周日或假期,我都会抽时间到书店逛一逛,走进我心中的课堂,或埋头阅读,或走马观花,或买上几本带回家。
在这里,没有上学和放学,没有上课和下课,不分白天和夜晚,更没有假期。你可以随便的出入,你不需要规矩地起立和坐下,你听不到同伴的喧嚣,更听不到因你上课听不懂被老师提起回答错了问题,得到其他同学的嬉笑。在这里,时间是一种静静的流淌,它是你骑着的车子,什么时候累了,你就歇一歇,任你自由地走向远方。
平日里,在学校,我们最痛苦的是考试,每次都要排名,甚至要召开家长会,成绩和家长见面,“别人家的孩子”时刻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这里,我们同样是学习,但没有考试,也没有排名,更没有三六九等,没有快慢班,没有优差生。记得某个周日,当我在书店里寻找我要找的书时,看见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人在翻阅一本家装方面的书,他的眼睛里流露的是渴望和欣喜,那是一种真正幸福的模样。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在书店里,这里的一切是你的,这里有那么多的大师,有那么多高尚的人,你可以任意和他们对话,哪怕是激烈的“辩论”,哪怕是“唇枪舌剑”,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在别人看来,都是那么的寂寂无声。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这个的确做不到,但我们一定能做到的是,读读苏格拉底的书。
和多年前相比,书店真的是变了模样。过去,高高的柜台,远远的书架,书是不能随便翻的,掏钱买书,买后走人。但如今,书店也具有了图书馆的功能,平日里,有那么多的人在书店里读书,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蹲着的。有一次,我好奇地问一位工作人员,在书店里,这么多读书的,只读不买,书店怎么赚钱?他说,读书的多了,买书的自然就多呀。仔细一想,你别说,还真是这个道理。
书店是一所开放的大学,当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麻将桌、离开了牌局,静静地走向书店,双手捧起了书,我们民族的精神修养就会越来越高,国民的素质就会越来越好,强大的国家就有了持续的动力。24小时开放,不嫌弃任何人,这样的书店,造就的一定是这个民族的高尚。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说过,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觉得,它同样是这种书店的模样。
(作者为淄博十七中副校长)
新闻推荐
5月26日,淄川济民堂国医馆暨中医药文化创意馆正式启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针灸学专家、国医大师石学敏,莅临淄川济民堂国医馆,为传统中医药文化和民办中医项目推波助力,并现场为患者...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