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社会建设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坚持三个不能、做到三个带头、坚守五条底线\’新要求和市委书记周连华‘带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放在第一位’的指示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厘清思路,细化措施,加快民生项目建设,确保各项民生政策真正惠及群众。”日前,市委副秘书长、市民生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陈保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保会介绍,市民生办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公平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加快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促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一是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零成本创业”意见、就业补助资金、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等政策措施,为优秀创业项目提供扶持。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创业孵化园区建设,加大省市创业示范平台创建力度,加快推进创业大学布点,为创业群体提供载体支撑。深化创业担保贷款“扬帆行动”,有效发挥担保贷款促进创业作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是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组织1000名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做好钢铁、煤炭等行业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深入实施农民工3项3年行动计划,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人一策”专项帮扶,巩固“就业***”成果。积极推动培训促进就业,精准实施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统筹开展就业技能、创业等培训,培训各类城乡劳动者3万人。三是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深化付费方式改革,推行基本医疗保险病种分值积分结算办法。实施职工大病保险制度,推进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适当调整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加强基金监督和经办服务,建立健全人社、公安、民政、卫生、残联、工商等部门联动监管机制。推进全国首批社会保险标准化“先行城市”建设、国家社会保险服务标准化试点,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陈保会说,市民生办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健康淄博”。按照打造高端医疗核心区、优化医联体服务链、全面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工作思路,以加快建设“健康淄博”为目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多层次、多元化卫生计生服务供给,全力构建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健康服务体系。一是打造高端医疗核心区。依托市中心医院西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市中医医院东院区等重点卫生项目建设,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合作,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高端医疗核心区。二是优化医联体服务链。在打造高端医疗核心区的基础上,以市中心医院和市第一医院为龙头,组建两个综合医院医联体;以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3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为龙头,组建妇幼、中医、精神卫生专科医联体;积极依托各区县级医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形成县域内1小时优质医疗服务圈。三是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按照“全域淄博一盘棋”要求,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和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全面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陈保会说,民生办要着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教育问题,精准施策,认真加以解决,切实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一是加大教育改革创新力度。全面落实《淄博市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7个领域30项改革任务,按照“问题导向、系统推进、精准改革”要求,突出“四位一体”,注重统筹融合,建立改革进展情况台账,对教育改革项目和教育创新工作及时跟进督导,确保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顺利实施。二是全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重点问题。组织编制2018—2020年解决大班额工作规划,对所有涉及大班额问题的188所学校,“一校一案”督促落实,年内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30所,加快解决大班额问题。加快“全面改薄”工作,完成学校改造204所,完成总投资4.22亿元,力争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全面改薄”任务。积极推进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年内新建幼儿园13处,改扩建幼儿园39处。三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制定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程,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建立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及教育管理服务。探索适应新高考制度的普通高中管理机制,完善普职融合、内外联合和高校联合育人模式,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探索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构建完善的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陈保会指出,民生办要为加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做出应有贡献。一是抓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完善常态长效创建机制,落实文明城市重点部位治理任务,加大重点部位脏乱差治理力度,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各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抓好文明知识宣讲普及,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化文明出行、环境治理行动,加大日常考核督查通报力度,推动文明创建任务落实到位。二是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治理成果,集中开展垃圾清理、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推动村庄街巷硬化“户户通”,基本完成农村旱厕改造任务,连片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示范村。抓好乡风民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着力打造一批四德示范村居。深入实施乡村文化建设,倡导村村有“一约四会”、文化街文化墙、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文体小广场、文化活动队伍、环卫一体化工作体系、志愿服务组织、乡村文明行动标识“八个一”,打造一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区。三是抓好文明风尚建设。开展文明出行专项行动,强化宣传教育、执法管理,从根本上遏制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抓好诚信建设,定期发布“红黑榜”。抓好文明校园创建,广泛开展“爱中华,诵经典”等活动。抓好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完成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标准化提升,实现区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全覆盖,抓好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陈保会表示,民生办要扎实落实***脱贫方略,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一是全力以赴稳定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将教育补助、医疗健康、危房改造、政策兜底等政策落实到每一名贫困群众。严格项目资金监管,积极构建审计、纪检、社会和舆论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严格落实“六个一”督察制度,从严从实考核评估,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二是不遗余力提升脱贫质量。以增加村集体收入为重点,大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和贫困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从解决思想贫困、精神贫困入手,让靠劳动和智慧脱贫成为常态。创新建立贫困户政策保障及收支登记簿,实行贫困户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各级干部扶贫责任落实。三是持之以恒推进改革试验区建设。根据“高标定位、超前谋划、创新突破、先行先试”要求,着力抓好重大课题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集中打造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样板区”和贫困人口幸福指数提升“示范区”。按照整镇、整村、整片推进模式,科学设置产业项目,更多地覆盖和带动非贫困村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严格落实“扶贫特惠保”政策,促进特殊群体稳定脱贫不返贫。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店区人民医院南院区血透科为快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创建优美血透环境,自搬迁后成立医疗、护理小组,将科室病人进行整合,实行“小组包干制”,确保每个患者都有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做到治...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