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博山镇朱南村座落于博山区南部。境内山峦起伏,林木茂密,环境优美。而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下,则是朱南村人多、山多、地少,农作物种植极困难的客观条件。没有支柱产业,集体收入长期为零,很久以来“贫困村”的帽子一直就压在朱南村的头上。
郑玉池就是亲身经历过朱南村贫困的人之一。
也正是因为贫困,当年还不到20岁的郑玉池只身背井离乡出门闯荡。靠着无师自通的商业眼光、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和诚信经营的原则理念,在不长的时间里郑玉池就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了村里最早的“万元户”。
脱离贫困的郑玉池没有忘记父老乡亲,对那片土地的眷恋和强烈的责任感让他回归了家乡。在乡里乡亲的支持下,朱家庄出了名的“能人”郑玉池在世纪之交先后当选了朱南村的主任、书记。
刚成为村里带头人的郑玉池信心满满,带着村两委找思路、谋发展,外出招商引资。通过引进在当时看起来颇让人眼红的几个加工企业,村里有了集体收入,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村里的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短期内村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有所改善。
然而好景不长。生产水平的限制,有效监管的缺乏,使得工厂效益一步步降低的同时,对于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这方面的问题也日益明显。终于,结合着上级关停土小企业的要求,郑玉池下定决心,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关停了这些给朱南村带来了幸福也带来过烦恼的中小型加工企业。
在经过仔细的考察与讨论之后,结合博山区政府“北工南游”发展要求,朱南村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并明确了打造地区一流乡村旅游的思路。通过争取国家扶贫改革试验项目资金,专项用于开发建设废弃的传统老村落——杏山新庐旅游度假区项目,成立淄博博山杏山新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项目运营,将扶贫资金作为村民贫困户的股份投入公司用于项目建设,通过公司保底分红和盈利部分再分红,实现贫困户收入的增加。项目的开展还使有劳动能力的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进一步增加了村民收入。如今,朱南村的百年杏园以及开发改建的古村落,几乎天天都有游客和留宿的房客,农家乐等项目也随之红红火火。
发展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在郑玉池的带领下,昔日偏僻落后的“绿水青山”变为脱贫奔康的“金山银山”,朱南村一举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实现了由贫到富的华丽转身。村民们感激地说,“这归功于我们有郑玉池这样的好书记,一位勤劳务实的领头羊、脱贫奔康的领跑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张店区开展了劳模职工疗休养活动,组织全区各级劳动模范、劳动奖章获得者及一线职工代表70余人,分两批赴江苏汤山工人疗养院进行了为期6天的疗休养。此次活动在覆盖面上求突...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