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川渝商会副会长孟正强与淄博晚报的17年情缘故事后,毕红卫很受感动。她评价说:“一场原本不幸的遭遇,却让这个来淄博打工的外地年轻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正义与温暖,并一路心怀感恩扎根淄博,如今成长为异地商会中的骨干力量,为淄博这座城市的发展默默奉献着。”在毕红卫看来,身边异地商会中,企业家们根植淄博、反哺淄博的例子和故事有很多。
“在他们眼中,淄博除了环境、生活习惯方面和他们的家乡有些差异,其他几乎没有隔阂。人与人之间比较容易沟通,这可能是这座城市留住异地企业家的重要原因,而淄博市越来越优的营商环境也是关键所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工商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始终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目前,市工商联直属商会有31个,其中行业商会17个,异地商会14个。近年来,不管是对于本地还是外地民营企业家,市工商联始终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搭建平台、促进合作、提供服务。2014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被列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今年5月份,市工商联联合市政府研究室就全市营商环境深入驻淄异地商会开展调研,将商会反映集中的问题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受到高度重视。
“现在环境压力大,有些企业被迫关停,很多外地企业家仍不愿离开淄博,希望我们帮助找到合适的方向和技术,把投资继续留在淄博。”毕红卫说,这一方面说明他们的资金、资源、亲人都已扎根在淄博,更说明他们早已从心底认定了淄博这座城市。
举办淄博市民营企业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
驻淄异地商会联谊会“江苏行”
淄博市工商联重点企业人才招聘会
围绕“两个健康”推动“亲清”政商关系
“据有关统计显示,全国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已经超过60%,非公有制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毕红卫表示,下一步市工商联也将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加大工作力度,助推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据悉,市工商联将搭建政企沟通、银企对接、校企融合三大平台,开展科技、人才、融资“三对接”活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推荐企业参加“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50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山东创新型民营企业”等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企业家至关重要。市工商联将在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办好齐商论坛、淄博商会大讲堂、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等培训活动,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此外,市工商联还将加强与各地山东商会联系,发挥在外淄博籍企业家招商渠道作用,依托淄博异地商会组织平台,积极开展以商招商活动。
“淄博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众多民营企业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是‘新齐商\’。而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家也成为‘新齐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红卫说,今后市工商联也将加强淄博异地商会、异地淄博商会建设和境外淄博商会建设,充分发挥商会组织在服务党委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晚报记者刘洪霞赵瑞雪通讯员高茜)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范存金孟欣通讯员夏彬)6月23日上午,市人大专项评议工作旅游系统意见建议反馈会在市旅发委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树槐,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专项工作评议办公室主任陆...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