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娟 张兴国
说到做到!截至6月30日晚12点,全区929家关停取缔类“散乱污”企业全部被关停,并同步实施断水、断电、清设施、清产品、清原料的“两断三清”措施,我区“散乱污”企业治理取得令人叹服的阶段性成效。
这是一场席卷周村全城的“环保治理风暴”,这场风暴来源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和速度的升级提档。
今年3月,环保部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明确提出10月底前完成违法“小散乱污”企业取缔工作。按照要求,我区从3月3日起对“小散乱污”企业进行了摸排,共计摸排出202家,分别于3月26日和4月19日下达了第一批64家和第二批138家的关停取缔文件。
4月,环保部强化督查组入驻淄博,对环保治理提升了更高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通报。4月28日,我区召开取缔“小散乱污”企业专项行动会议,制定下发了《周村区环保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加强环保网格化责任制工作的通知》,决定自5月起开展生态环保集中整治行动,第一时间采取断水、断电、清设备、清原料、清产品的“两断三清”措施,严格实行“刑责治污”,一律从严、从快、顶格处罚到位。
期间,沙向东书记、刘伟区长、胡敬涛副书记等区领导亲自带队检查,有时从晚上11点查到凌晨2点,有时从凌晨四五点到早上7点,每一次检查都不留死角,严查严控。5月16日召开的生态周村建设暨绿动力提升工程调度会进一步对生态治理工作加码提速,要求5月底对全区摸排出的2791家“小散乱污”企业全部关停取缔。而所有列入关停名单的“小散乱污”企业均具有规模小、工艺差、分布散乱、污染环境等特点,甚至有无证无照、证照不全、违法建设、违规经营者。
随着环保治理的标准不断严格,摸排出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分类也更加具体。根据《淄博市“散乱污”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淄政办发明电〔2017〕17号)要求,我区进一步明确了“散乱污”企业认定标准,并于6月6日,以区政府办名义下发《周村区“散乱污”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周政办字〔2017〕61号),对符合综合整治条件的“散乱污”企业实施分类治理,按照关停取缔类、限期完善类、治理提升类、搬迁改造类4个类别进行分类整治。
截至目前,我区共摸排出“散乱污”企业共计3124家,完成整治1820家,完成率58.2%。其中,关停取缔类929家,完成整治929家;限期完善类2054家,完成整治761家;治理提升类93家,完成整治86家;搬迁改造类48家,完成整治44家。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对关停取缔类企业要依法清理取缔,采取断水、断电、清设施、清产品、清原料的“两断三清”措施,彻底清除,此项工作6月30日已全部完成。
动真格,方能换来青山绿水。今年以来,我区环保、公安建立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联动机制,狠抓刑责治污,严管重罚,共立案查处环保案件14起,行政拘留18人,移送起诉3人,收缴罚金261万元。铁腕治污,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腕”狠抓生态环保治理,用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取信于民。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记者从我区环保部门了解到,1-5月份,我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69天,同比增加22天;四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同比分别改善24.3%、7.1%、21.3%、9.2%。
在治理“散乱污”企业上的力度与速度,凸显了区委、区政府决策者对生态周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周村这座传统老工业城市而言,治理“散乱污”,既是政治要求,也是周村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在这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实现突围破局,就必须倒逼企业从低端复制走向中高端。唯有如此,周村才能正真实现提质增效、破茧重生。
因此,在近期召开的生态周村建设调度会上,沙向东书记一再强调:面对这场“环保治理风暴”,我们必须下定决心、背水一战,全区上下必须高度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决心,坚决打赢这场突击战、攻坚战;面对这场“环保治理风暴”,我们必须态度坚决、一步到位,对照清单台账,狠抓整改治理,强化宣传引导,营造铺天盖地整治氛围,坚持疏堵结合,做到标本兼治;面对这场“环保治理风暴”,我们必须一鼓作气、坚决打赢……
关停取缔类企业只是治理“散乱污”中的第一步,其后还有许多工作要继续。据记者了解,对限期完善类2054家企业将由所在各镇(街道)审核把关并经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签字后,由相关部门尽快办理完善各类手续。手续完善后,可恢复正常生产,纳入日常监管,此项工作将于7月31日前完成。
对治理提升类93家企业由所在镇(街道)组织实施停产治理。治理完成后,由所在镇(街道)联合区环保分局验收同意且经主要负责同志审签后,可以恢复生产,纳入日常监管,此项工作将于10月31日前完成。
对于搬迁改造类48家企业按照“先关停、后治理、再入园”的原则进行整治,依法实施搬迁改造,此项工作将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
新闻推荐
珍惜资源 爱我国土 小记者邵语桐(临淄区实验小学四年级五班)
每年的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是为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而设定的。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特别是耕地少,后备资源不足,这是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近年来耕地大量减少,土地退化,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