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儿童社会化、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幼儿语言教育应从一日生活中的渗透,到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渗透,例如:利用点名环节教幼儿学习和锻炼完整的讲话,老师点到某位小朋友的名字,可将以往答“到”的形式改成说一句完整的话来回应老师,“我喜欢吃又大又甜的苹果”“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可爱的小花猫”等等。
幼儿园语言环境包括书本环境与非书本环境;
1、书本环境
首先,是创设书本环境,为幼儿创设阅读区、“阅读之家”、“讲“淄博文化一条街”的语言环境,通过让幼儿走走、看看、说说、讲讲的形式为幼儿营造想说、喜欢说的语言氛围,同时在阅读活动区开展看图讲故事,自制小书等活动,让孩子在专门的语言活动区域里,获得讲述的机会。
同时我们在全园开展了“智慧背包”亲子阅读活动,“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2、非书本环境
幼儿期语言的发展,重在口语表达,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时机,培养孩子说话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小小电视台”、“录音棚”语言活动区域的创设,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开设“自我介绍”、“才艺展示”、“餐前播报”、“情景小剧场”、“曲苑天地”“金牌小记者”等活动栏目,在“录音棚”区域中为孩子提供录音设备,将学习的诗歌、故事、以及读书时的讲述录下来,再进行播放。各栏目的设置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同时增添了幼儿学说语言的乐趣,让幼儿们参与其中,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们通过“小小电视台”“录音棚”这个平台,大胆展现自己,提高自信,学会运用语言。
语言环境的创设对幼儿语言能力及其他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活动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只有通过多种途径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发展性的语言环境,才能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并能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素质的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慧通讯员迟占福报道本报讯7月7日,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淄博市人口老龄化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淄博市既有住宅建筑使用功能,提高既有住宅区的居住品质,方便...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