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医院西院项目工会揭牌□本报记者邢菲通讯员姚锋贾俊远
全区各施工现场按花园式工地标准建设,既改善了职工施工环境,又落实了扬尘防治六个100%;职工就餐严格落实食品卫生标准,所有工地厕所实行水冲式,住宿按宾馆化标准建设,室内卫生整洁,全部安装了空调,网线安到每个工棚……淄川区建设项目工会成立半年来,破解一线发展难题,当好职工的“娘家人”、“贴心人”,为全区建设行业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破解发展难题,打开了一条新的绿色通道。
针对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点多面广、成分复杂、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淄川区建设行业工会联合会积极探索把工会组织建在施工项目上,出台了《淄川区建设行业关于工会建在项目上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区在建工程5000平方米以上、主体未封顶项目均需成立项目工会。2017年1月16日,首个项目工会淄川区医院西院项目工会正式成立。
项目工会成立后,发挥平等协商、集体协商职责,调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针对业主提议、职工提议,通过协商机制,解决业主与企业、职工与企业的矛盾纠纷,共化解质量投诉8起,解决农民工工资上访事件28起、350人次,涉及资金1000余万元。
落实工资、福利、劳保监督职责,先后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不同层面职工征求意见,了解诉求,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对梳理出的5个方面9项内容即: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幅、职工休假、职工技能培训、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临时住宿宾馆化、公用厕所水冲式、职工就餐规范化等问题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6月15日召开淄川区建设行业一届二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在会上对工资集体协商8项结果进行了审议表决。并审议通过了《职工工资协商集体合同》、《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由职工方代表工会联合会主席翟配海与企业方代表建设协会秘书长王家栋签订了合同,及时责成企业落实。
组织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提高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依托淄川区建设行业安全教育警示体验基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230批次、2.4万余人次;举办绿色建筑博览会,让广大职工及时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应用对建筑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革;组织广大企业职工参加淄川区住建领域“金城杯”职业技能竞赛,来自全区的24支代表队319名选手,参加塔吊、架子工、电焊工、信号工等9个岗位竞赛。山东金城建设公司等16个单位、刘健等214名个人,分别获得了团体奖和个人奖,4名女职工获得“三八红旗手”、3名女职工获得“巾帼技能标兵”称号,培养了一批淄川区“金牌工匠”,打造了技术创优的行业氛围。组织企业工会走出去,参观钢结构建筑,观摩国内优秀住宅小区建设,及时了解和提升装配式建筑、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建筑新理念。
开展春季“送健康”到工地,联系医院到工地对一线工作的建筑人员进行查体;夏季“送清凉”到工地,走进工地,把防暑药品、矿泉水等慰问品发送到一线工人手中;冬季天寒地冻开展好“送温暖”活动,对返乡困难职工送上一张车票,让他们早回家过年。
目前,淄川区建立项目工会34家,项目工会的作用已初步显现,运转正常,使一线职工的纠纷能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将广大职工的权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工地,大事不出企业”,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真正成为职工维权的桥头堡。
新闻推荐
晚报讯张店区档案局(史志办)牢牢把握地方志工作机构职能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当代方志人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牢固树立“志德”,不断提高“志才”,积极丰富...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