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王锐通讯员孙仁渊)入伏以来,高温频繁,面对炎热的天气,我们不时会抱怨“热死人了”,这绝不是一句玩笑话,就在不久前,淄博市一名产妇就在坐月子期间捂出热射病不幸身亡,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每到夏季,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记者从世博高新医院了解到,近一周来已经有数位患者因中暑入院急救,其中有不少患者甚至引发了热射病,情况危急。
体温蹿升40.7℃
老汉入院急救
据医院急诊科医师薛汝健介绍,连日来,已经有四五位患者因为热射病入院急救,这些病人全部都是年过六旬、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容易患上热射病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的重体力劳动者,另外一种是年老体弱者,即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产热过多,多在高温、高湿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多见于居住在拥挤和通风不良环境下的老年体衰者。”薛汝健说。
世博高新医院所收治的热射病患者便属于非劳力性热射病,薛汝健说:“这位姓高的老人,今年已经65岁了,之前身体不好长期卧床,因为前段时间气温较高,他所在的房间内通风条件不好,也没有适当的降温设备,才导致热射病的发生。”高老先生发病后,家人为其拨打了120,由急救车送往世博高新医院,当时他的体温已经高达40.7℃,陷入了昏迷状态,急诊科医生为他紧急降温并进行了插管治疗,目前已经脱离了危险。
“高烧”天气
谨防中暑
如高老先生这般,在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加之身处通风不畅的环境,人体产热大于散热,随着体内蓄积的热量越来越多,自身体温调节功能出现紊乱,就非常容易发生中暑。薛汝健告诉记者,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按照程度由轻到重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通常发生在人大量出汗后,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或腹部阵发性痉挛和疼痛。热衰竭是一种高温引起的相对温和的健康问题,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出现眩晕、头痛、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而当人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就会发生热射病,在10到15分钟内,体温可达到40℃以上,出现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严重时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最近天气酷热,很容易引起中暑,应当如何预防呢?
薛汝健建议,首先要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夏季室外作业要防晒。还要保证足量饮水,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糖盐水。出现中暑初期症状,要及时降温、休息和补水,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可饮用糖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藿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18日,山东万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浪潮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浪潮(淄博)企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为了推进淄博市企业信息化和淄博市云计算企业发展,山东万群公司通过多方努力...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