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从诗词大会谈起 略论诗教的化育之功 □淄川区实验中学 孙慧清

来源:淄博晚报 2017-07-19 11:51   https://www.yybnet.net/

火爆的中国诗词大会如一股清流入心,让人且愉悦且沉静且思考。点评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说:由美育导向德育,诗教可能是最好的方式。是的,诗教是使人文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使人在生活世界里,在精神行走的过程中,成为一个能够自我澄明自我建设的会诗意生存的人。

一部中国人的诗歌发展史,就是中国人的心灵文献史,生命成长史。从上古的《康衢歌》《击壤歌》到可以兴观群怨的“诗三百”,从恢弘的汉赋到缤纷无限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近代与现代的经典诗歌,无不以其曼妙的情思、宽广的胸襟、通达的事理、爱国的情怀以及温柔敦厚的儒雅风度哺育着一代代中国人,无不以其瑰丽而又富有心灵启迪的意象与哲思使人远离混沌而走向澄明,远离愚钝而走向聪慧,远离粗鄙而走向圣洁,远离邪恶而走向善良。

诗是美的,它是以独特的外形式与内形式的美进入读者视界的。诗的外形式特征十分明显。视觉上分行排列,句式整齐,听觉上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回文诗”,更以其灵动曼妙回环往复的语言排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诗的内形式,即诗的意境、意象以及象征、隐喻等诗情诗意的表达更美。中国诗论的“三境说”就道出了诗的内形式的美:“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因此,无论是诗的整齐美、音韵美、回环美,还是诗的意境美、朦胧美,都以其独特的品质把读者“内心世界组织在完全明确的、柔韧优美的形象中。”

在诗的世界里,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那因风而皱的一池春水,那两情相悦的敬亭山,以及杨柳岸的晓风残月,等等,都是人类情感灌注的园地,都是诗人心灵的写照,都是人类生命不同形态的呈现。诗的这个“情化的世界”是相对于人的主观世界和物的客观世界的“第三世界”,在这里一切都是生命化的,都纷呈着古往今来无数诗人情感投射的美好的意象与深刻的生命体验,因而当学生徜徉于这个世界并在观赏流连之际必定获得滋养生命的精神利益。

诗教引导学生进入这个情化的世界,享受诗的美感,并使学生在审美透视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陶冶。“情化的世界”里留存了无限的召唤结构,它与学生的期待视野互动、融合、裂变,进而产生新的意义。罗曼·罗兰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在诗歌这个“情化的世界”里,由于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练和意象的象征性、隐喻性,它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

诗歌的节奏是运动的,而学生的情感运动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在诗教的过程中,我们不必强求一律,只要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就是一种创造。读诗,是以身体之,以心感之的过程,只有进入这种“诗我同构”的状态,才能获得灵魂的唤醒与生命的超越。

由此而论,诗教成效的取得最为主要的是诗文本中储存的情感与阅读主体内在的情感发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在诗教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体味诗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学生的情感与诗的情感凝聚发酵,学生才能获得生命的感动,才能在完善自我之后,“用燃烧的心把黑暗照亮,用流血的心把蔷薇染红”(高尔基)。

新闻推荐

香港《大公报》专版推介淄博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本报讯日前,香港《大公报》刊发专版《淄博:“最美”是文明》。专版以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在淄博召开为切入点,从“全域文明:让生活更加美好”“道...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从诗词大会谈起 略论诗教的化育之功 □淄川区实验中学 孙慧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