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高温袭城,淄博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并且淄博迎来今年以来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时间:下午14时
地点:博山区源泉镇某山顶
温度:40℃7月11日下午13:14分左右,淄博第一医院急诊科接到120急救电话。一名六旬老人与两名亲戚在源泉镇爬山途中中暑。淄博第一医院的急救人员立马出诊救治。
13:50分,急救人员赶到老人中暑的山脚下。“当时一眼看去,这座山植被很少,而且没有成形的路,应该是一座野山。患者无法自行下山,我们就在中暑患者家属的带领下,爬山越岭,争分夺秒营救患者。”出诊的医生王国辉说道。
据介绍,此次出急诊的有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担架工。医生王国辉一行带着担架、心电图设备、急救箱等工具上山。“担架是楼梯专用的,适用于有斜坡面的地形,大约有30斤重。此外还带了3个箱子,最重的是急救箱,大约20多斤。”王国辉说。“刚开始爬山没几分钟,汗水就开始往下滴。这个山越往上爬越热,而且没有多少阴凉地。”一行人用了15分钟左右一口气连爬带跑直奔中暑患者身边。
“患者头晕、四肢颤抖无力,是典型的中暑症状。恰好家属带了两瓶冰矿泉水,我们立马给患者物理降温并给患者口服补液。”经过一番救治和休整后,医护人员将患者扶到担架上。医生王国辉和担架工负责抬担架。
由于没有路,加之天气炎热,为了照顾病患,一行人都是拉一段路休息一下,再给患者降降温,然后再拉一段路。“路面并不跟楼梯似的那么平整,遇到石头等凹凸不平的地方,我们都得使劲把担架抬过去,几乎就是从野草堆里往下挪。”在后面紧跟着的女护士邵淑琴则背着20多斤的急救包,提着10多斤重的两个箱子,此时所有人浑身都湿透了,整个后背衣服都紧贴在身上,随行的群众见此情景也都上来帮忙,他们的背影照片就是一位群众用手机拍下的,心疼地说:“这些医生真不容易,为了救人命,也不怕自己中暑,真让人心疼。”。就这样,用了1个小时,一行人才到达山脚下。
时间就是生命。到山脚下后,不等休整,一行人立马驱车赶回医院,救护车将病人迅速运至急诊科进行救治。到达急诊科,“绿衣人”并没有放松下来,连一口水都没喝马上展开高级急救,冰袋、冰毯、冰帽齐上阵,病人的体温成功降了下来。目前患者清醒,生命体征稳定。“虽然我们身体上很累,但救治了一名病人,我们很开心。”年轻的王国辉医生一脸开心地说。
相关链接:
太阳辐射强度最高是在中午十二点,大地吸收太阳辐射,然后再对外进行逆辐射,需要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午后两点的温度最高。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医生提醒:
高温天气要多喝点汤,例如绿豆汤、丝瓜汤等,不建议直接立即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慢性病人、老年人不要直接吹空调。尤其喜欢运动的人、送外卖人员和大车司机等要格外注意高温天气,预防中暑。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孙媛实习生张曼玉)7月13—14日,湖南省醴陵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黎平、醴陵市政协副主席易召群、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一行5人来淄博进行2017醴陵陶博会招商招展活动。招商团...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