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董振霞通讯员冯萍白玲)张店区强力整治“散乱污”企业,对脏乱差问题零容忍,拉网式清查企业环境综合整治,截至7月15日,477家全部关停,841家完善手续的企业中已整改630家,治理提升的27家中已整改18家,15家搬迁改造中已整改5家。昨天记者在张店区采访时获悉,在治理过程中,该区印发《关于加强生态张店建设问责的意见》,明确了11种具体问责情形,将环境整治问题责任到人,严格实行一个企业建立一套整治档案,其中包括企业治理改造前后的对比照片,环评文件及验收报告、处罚文书、排放达标的文书、停电证明等,为核查销号做好充分准备,为所有“散乱污”企业切实整改到位建立精确台账,确保不漏掉一个,市民成为政府整治环境问题的强力帮手。
张店排查出
各类“散乱污”企业1360家
采访中张店区委书记孙来斌表示,今年4月以来,一场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行动在全市展开,张店区紧紧围绕准、实、严、铁以及“零容忍”的态度整治“散乱污”问题,坚决打赢治理攻坚战。在治理散乱污的过程中,他们拉网排查突出一个“准”字,不留死角和盲区。为做到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张店区开展拉网式检查,逐一跑到辖区内所有企业,请市民做帮手,不放过任何一个院落、角落,不留任何死角和尾巴,掌握真实情况,切不可含糊不清,犯糊涂;全面排查辖区内各类“散乱污”企业共1360家,按照“关停取缔、限期完善、治理提升”的要求建立了治理台账,制定治理办法,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对“散乱污”企业整治进行每天调度汇总,明确掌握全区整治进展情况。截至7月15日,477家全部关停;841家完善手续的企业中已整改630家。
区委书记带队
执行12点之后“夜查制度”
张店区成立督查组对落实情况进行巡查,每天通报工作进度。严格落实挂包制度,由区领导挂包镇办,镇办领导挂包村居。严格落实夜查制度,每天由区级领导干部带队夜查、镇办领导夜查制度,不断优化夜查方式和手段,彻查彻改各类环保问题。夜查自区委书记起,一律执行12点之后夜查制度,对关停企业进行日夜不间断巡查,防止企业擅自生产。
对需要办手续完善的企业,张店区制作出台违规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完善工作简易流程,加快现场勘查和环评批复,对达到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分类予以完善手续。为确保7月31日完成企业补办手续的任务,环保局项目审批人员加班加点,加快对建设项目现场勘查,对报来符合审批条件的环评文件当天批复。
每一个企业都建立一套
“环境整治档案”
对企业甄别突出一个“严”字,因企施策,分类治理。张店区对排查出的“散乱污”企业根据台账,凡是没有环保手续又不能办理的均实行关停取缔,坚决落实“两断三清”措施,确保其停产到位、拆除到位、清理到位。对能够补办环保手续的,令其立即停产,限期补办手续,经审批后方可生产。对停产治理严加监督管理,防止企业顶风而上,擅自生产。严格实行一个企业建立一套整治档案,其中包括企业治理改造前后的对比照片,环评文件及验收报告、处罚文书、排放达标的文书、停电证明等,为核查销号做好充分准备,为所有“散乱污”企业切实整改到位建立精确台账,确保不漏掉一个。
追责问责突出一个“铁”字,强化属地管理。张店区层层传导压力,将印发《关于加强生态张店建设问责的意见》,明确11种具体问责情形。相关镇办雷打不动每天召开两次调度会,晚上调度关停企业情况、确定夜查人员和企业,早晨调度安排当天关停企业巡查情况,切实绷紧整治“散乱污”的弦。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整治过程中,张店区还强化执法联动,环保、经信、公安、国土、工商、质监、电力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散乱污”企业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整治效果明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于磊通讯员唐忠勇徐丽“七一”前夕,在淄川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大会上,寨里镇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等3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白光标等11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受到区委表彰。淄...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