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王村镇作为“淄博西大门”,为实现经济强镇目标,更需要人才引领支撑。近年来,王村镇牢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搭建起良好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发展平台,有力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奏响了一曲曲华美的发展乐章。
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组织保障。在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明确其他各部门职责,建立工作台账,切实抓好人才工作。健全完善责任制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协调指导,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和考核。党委书记重点抓人才工作,明确相关单位为责任单位,形成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格局。突出“一把手抓人才”责任,在各类大型招商引才活动中,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亲自联系、亲自洽谈。今年以来,先后多次参加耐材协会研讨会等大型招商引才活动,主动对接洛耐院、济南大学等大院大校,学习先进单位在智能自动化、现场管理、研发中心建设等方面的经验,积极引进专业化人才队伍,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越来越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落户王村,与优厚的人才政策密不可分。近期专门召开全镇人才新政培训大会,详细解读宣传“淄博人才新政23条”配套实施细则,主要有《淄博市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使用管理办法》《淄博市引进国际国内一流或顶尖人才团队“一事一议”实施细则》《淄博市公安局人才落户工作实施细则》《淄博市企业引进博士及“双50强”企业引进硕士补贴发放实施细则》《淄博市企业全职工作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申领租房(购房)补贴实施细则》等,明确每条人才政策的适用范围、申报条件、操作流程、政策兑现等内容,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保姆式”“店小二”服务。把功夫做到平时,对人才最关心关注的居留落户、教育医疗、家属安置、编制管理等安居稳定性工作进行重点突破,把优厚的人才政策落到实处,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为给人才搭建发展平台,王村镇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3560亩,计划总投资11.17亿元,采用PPP模式,由中建五局和中建国际投资建设,建设园区内“九通一平”,标准厂房、综合办公楼、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共27万平方米。园区内现有企业38家,其中规上企业15家、小微企业23家。重点发展铝硅系耐火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高纯氧化物特种陶瓷制品、冶金功能材料、功能陶瓷、纯净钢用高级耐火材料、先进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耐火材料为园区主导产业,焦宝石为国内耐火优质原料,王村镇地下矿藏丰富,粘土、焦宝石、石英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是山东省重要的耐材基地。其中已探明焦宝石储量达8000万吨,软质粘土储量达3000万吨以上。目前园区内年产铝硅系耐火材料制品20万吨、硅砖10万吨、特殊耐火材料1万吨、合成莫来石新材料1万吨、压裂支撑剂新材料30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5万吨。同时投资2000万元搭建服务平台,建成集公共服务、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创业中心,强化孵化功能,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文献查询、专利查新等服务,并设置“一站式”窗口,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居留、落户、医疗、保险、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相关政策待遇;完善配套功能,在中心专门设置人才公寓,修建健身房、乒乓球室等活动场所,为引进人才提供优质完备的配套服务。建成之后辐射力将覆盖周边地区,惠及上下游产业链,园区投产后,能为社会提供约2000个就业岗位,吸纳人才500余人,将使王村成为全国重要的耐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展销集散中心。
新闻推荐
7月5日下午,在北京开往青岛的G195次列车上,,一名2岁左右男童因高热惊厥,身体抽搐并口吐白沫。恰逢张店区中医院金岭...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