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沂源新闻 > 正文

农技推广紧扣“最后一公里”

来源:淄博日报 2016-11-14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农技人员在冰天雪地里查看冬小麦长势。科技进步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最重大、最根本的出路,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着农业科研成果能否在广阔的大地上落地生根。

近年来,淄博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紧紧围绕农技推广模式创新,提高农技推广到位率和农业科技转化率,联合区县、乡镇农技力量,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着力打造精品技术集成示范基地,集成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显著增强了农业科技展示效果,极大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良好效果。

□本报记者孙春晓通讯员韩洪锋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近日,在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淄博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获得满分的好成绩。据悉,该中心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淄博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深入一线为老百姓‘传经送宝\’,广泛开展的‘测土配方\’、‘一喷三防\’、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监测等一系列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有效破解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这一难题,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日前,市农业局副局长杨明永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农业新技术“落地开花”

近日,记者在临淄区大夫店村技术集成示范基地了解到,该基地从播种到收获都进行了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农技人员手把手对农户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协助做好田间管理外,还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大大激发了当地农户学习、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据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陈忠荣介绍,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推出,农技推广项目越来越多,淄博农技部门先后承担着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提升、小麦宽幅精播、绿色控害、一喷三防、一防双减、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等项目;同时,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农机、农艺联合,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及时、到位地送到农民身边,“落地生花”。

据悉,在小麦及玉米播种前等关键时期,市农技推广中心分别组织农技、植保、土肥等专家,并邀请农业科研院所和上级技术指导部门的领导,以及农机、气象、统计等部门人员,一起座谈,确定具体技术操作方案。在小麦生长期间,积极推广深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统一包衣供种、小麦宽幅精播、氮肥后移延衰、一喷三防等技术;在玉米生长期,全程实施一增四改、适时晚收、秸秆还田等技术。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确保了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粮食的产量,单产比普通大田提高5%-20%,单产产量连续打破鲁中地区记录。

同时,大力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市喷药飞机达到27架。2016年,全市共落实中央、省财政补助资金752万元,用于购买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在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中,积极依托淄博市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多、喷药飞机等机械先进的优势,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一喷三防”面积122.7万亩,其中飞防面积达24.5万亩,对小麦后期防御病害、虫害和干热风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重大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到位,出诊并解答150余次,使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得到迅速普及。

为了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市农技推广中心在沂源县实施《苹果全生育期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建立了2个苹果示范区,并且对果树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制定了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开展果园食诱剂、海岛素等技术示范,在示范区开展绿色控害集成技术展示,组织果农和种植大户参观,对关键技术进行培训,发放明白纸和技术资料,改善了苹果的品质和口感。

生态循环农业“变废为宝”

几年来,市农技推广部门不断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推广新模式,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大型农村沼气工程、废旧地膜统一回收处理等一批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纷纷落地,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变美。

“秸秆直接还田,每亩可节约肥料成本70元,仅此项全市农民增加收入5110万元;秸秆进行转化利用,每亩可增收100元,农民增加收入近6400万元。如再计算秸秆转化利用增值和粮食增产增收两个部分,农民的实际收益还能增加一倍以上,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远大于转化利用秸秆的直接收入。”陈忠荣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据介绍,市农技推广部门依托各类种植养殖基地和已建成的沼气村、沼气工程,围绕沼渣沼液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畜沼果(菜)”等循环农业模式,开展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指导张店区沃鑫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建设,沼液储存罐达到30个,培训技术骨干和操作人员50人,基地内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化肥用量减少3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10%以上。同时,示范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临淄继续开展蚯蚓处理作物秸秆技术示范,淄博瓦力蚯蚓养殖有限公司40亩养殖规模基地由年消化秸秆1.3万吨,增加到年消化秸秆4万吨,构建了“农业废弃物(牛粪、蔬菜秸秆)——堆沤发酵——蚯蚓养殖处理——优质有机肥——蔬菜生产”技术模式,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在临淄、桓台继续定位监测保护地地下淋溶、地表径流污染状况,已完成菠菜、西瓜种植情况、生长发育时期等调查任务,采集送检淋溶水样品3批次,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生态淄博提供科学依据。

质量监控呵护“舌尖上的安全”

市农技推广中心不仅是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急先锋,还承担着全市属地农产品质量监测的重任。自2014年开始实施“市级农产品综合质检中心”建设项目,监测品种由单一蔬菜检测增加到蔬菜、果品及食用菌等多类别农产品,使淄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更加全面、更具有代表性。

“淄博市综合农产品质检中心全面提升了淄博市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产地环境的快速、批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实现了对农产品生产、储存、运输及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等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监控,促进了农药、化肥、兽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合理使用,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呵护了‘舌尖上的安全\’。”陈忠荣如数家珍地说。

据了解,市农技推广中心积极推进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发展“三品一标”产品。截至目前,淄博市已有4个区县(临淄、桓台、沂源、高青)开展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作物涉及小麦、玉米、苹果面积131.6万亩,其中建成面积81.6万亩。目前,全市“三品一标”有效期内认证293个,比去年增长7.3%,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产地认定面积占食用农产品总面积的71.8%,占比继续位居全省前列。进一步强化农药产品监管,严格落实“高毒农药统一经营储备管理”、“农药经营告知”两项制度,扎实开展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通过专项整治、全面清查、督导检查,规范农药经营行为。建立高毒高风险农药定点经营体系,推行统一采购、统一储备、统一配送、实名购买、挂牌经营。积极探索高毒、高风险农药管理新模式,建立全市高毒农药配送中心,实行高毒农药统一储备使用管理,推行统一储备、集中管理、专业服务、直供直施。

绿色、开放、共享,奔走在农业技术推广前沿的农技人,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淄博市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奔康,帮助农民建设生态美丽家园。

新闻推荐

淄博市举行2016年扶贫日活动启动仪式

□本报记者孙春晓通讯员陈心前王钊报道本报讯在10月17日全国第三个扶贫日,淄博市举行2016年扶贫日活动启动仪式,进一步深化思想共识、凝聚工作合力,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脱贫攻坚任务。市委...

相关新闻:
农民晒秋美如画2016-11-05 00:00
猜你喜欢:
牵线销售果品忙2016-11-07 00:00
评论:(农技推广紧扣“最后一公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