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志宝于磊
“有水啦,有水啦!”年年末,沂源县西里镇柳枝峪村、辛庄村的深井工程竣工,乡亲们相互传递着喜悦的心情。
“为了让咱吃上放心水,民宗局的同志可没少操心啊!”辛庄村党支部书记郝增山感慨万千。
淄博市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有1个民族镇、个民族村(社区)。沂源西里的民族村柳枝峪、辛庄、大刘庄,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较差,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近年来,市民宗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脱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帮扶工作向基层一线倾斜、向民生保障倾斜、向经济薄弱村倾斜,精准推进“融入式帮扶”,使沂源西里民族村发生了可喜变化。
心系群众精准定位
“满足群众需求,契合区域发展,是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铺下身子,融入群众,融入基层,设身处地干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政策点滴不差地传递给乡亲们。”这是市民宗局局长王爱军反复提出的明确要求。
沂源县西里镇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乡镇,全县%的少数民族聚居在此。这里自然条件没有优势,产业基础薄弱,教育承载力不足,村民大部分以传统的林果种植为主,人均收入达不到全市平均水平。
经过一次次深入调研、座谈讨论、思维碰撞,市民宗局逐渐明晰帮扶思路和目标——从点上帮、从根上扶,变“输血”为“造血”,使薄弱村“强筋健骨”,彻底扔掉“拐杖”。(下转第四版①)
新闻推荐
近日,沂源县张家坡中心学校扎实开展“我身边的模范”学习活动。该校将评选出的优秀学生以照片的形式进行事迹张贴宣传;召开《我心中的榜样》主题班会,让学生找出身边的模范,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