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长期做一件好事。”1971年出生的吴本凤,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了干了近30个春秋。30年里,吴本凤把每一位老人都视为自己的父母精心照料,用老人们的话说:“吴本凤是我们大家的亲闺女。”
孝心是坚守的最大动力
“我要尽一份孝,让老人们晚年享好福,这是我的心愿。”这是吴本凤近30年坚守的最大动力。
尽孝绝不是嘴上讲讲的简单小事。第一次接触工作,吴本凤就碰了个顶门拴。沂源县南麻二村的徐建英老人,脾气古怪,说话难听,心情不好还骂人。当时对一个17岁的少女来说实在是难为情。这让吴本凤躲在角落里偷偷哭了好几次。哭过后她转念一想,这些孤寡老人多年来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生活艰难,难免心烦意乱,这不正是我服务的核心吗?
于是,吴本凤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思路,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伺候起老人来也格外细心,遇到老人心情不好时,总是耐心安慰,从没有和老人红过一次脸。
真情织就“暖心小棉袄”
1991年春,沂源县民政部门安排吴本凤到济南学习医护知识,敬老院里所有的老人都舍不得她走。一年后,吴本凤完成了进修,老人们提前向院长打听她回来的日子,自发地到门口迎接她。
1992年,吴本凤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大日子。婚后,吴本凤没有因为结婚就放弃了这份事业。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她动员丈夫把家安在了敬老院里,全身心地当起了五保老人的管理员、炊事员、服务员和护理员。照看院里的老人们耗费了很大精力,但吴本凤却没有忘记孝顺好公婆。她平日里省吃俭用,每月都给乡下的公婆寄钱。
30年来,无论谁问起她,吴本凤总是说,我愿做这些孤寡老人的“贴心小棉袄”。
担当孝老敬亲和谐使者
2010年,沂源县委、县政府把南麻敬老院定为“沂源县孝老敬亲教育示范基地”。每年的寒暑假期间,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敬老院,实践照料老人的过程,使孩子们知道“老之不易及少之尽孝”的道理。被吴本凤的事迹所感动,在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日,沂源的社会志愿者们都会到敬老院为老人们义诊、洗涮、打扫卫生。
面对上级领导和全社会的肯定,吴本凤没有半点骄傲自得。她说,“我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各级领导培养的结果,尤其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无论工作多繁忙,首先把敬老院的事挂在心上,提高改善办公条件,提高生活待遇,并不厌其烦地教我怎样把党的温暖送到老人的心坎里,所以我才取得了这一点成绩。现在更好干了,全社会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我会在这个大家庭中,尽自己的一切能力,让每位孤寡老人安度晚年。”
无私的关爱让吴本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她先后被评为2011年度第三届“孝感淄博十大模范人物”,2011年度“感动沂源人物”,2015年度沂源县“最美志愿者”。(晚报记者刘琳实习生牛岩岩通讯员王成明)
新闻推荐
晚报讯日前,沂源鲁山路小学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让孩子成长为外在有礼,内在有善的好儿童。学校要求学生在暑假期间读童谣、读文明礼仪故事等...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