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体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思路和“十个新突破”工作部署,以建设“体育强市”、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协调推进,以“六边+工程”为抓手,提高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能力。
一是抓好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建设,让群众有归属感。加强各级体育总会建设,成立市健身气功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带动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对城乡社区体育类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备案双轨制,鼓励自发性健身团队和站点依法依规转化为固定健身组织。试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与星级制并行做法,推选社会体育指导员挂靠站点制度,落实在岗实名制,鼓励“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专兼职从事基层健身指导服务。
二是抓好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让群众有获得感。制定出台《淄博市“十三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淄博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供应计划。依法落实全民健身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促进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群众健身设施。开展国家级、省级运动休闲城市、体育强县和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建设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运动场、拼装式游泳池、健身步道等健身设施。落实扶贫工作要求,加强沂源革命老区及各贫困区县体育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机制,现在全市已经有6所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探索推进学校、企业等单位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依法推行公共室外健身设施国家标准,推动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督导核查机制,提高管理维护质量和效益。
三是抓好群众身边健身活动和体育比赛,让群众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充分利用元旦、春节、5月全民健身月和8月8日“全民健身日”等节点,加大与团委、妇联、工会、机关工委等部门协同力度,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以“我要上全运”为主题,组织参加十三届全运会群众体育赛事;认真组织好十七届市运会群体项目比赛。支持推广民间草根健身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开展“五棋一牌”、在线体感等赛事活动。落实《健身气功管理工作综合评估标准和综合评估体系(试行)》,大力发展健身气功事业。继续开展健身精品特色创建活动,努力打造市级品牌、区县特色项目,力争做到“一县一品牌、一镇一品牌”,到“十三五”末,培育一批具有淄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创新群众体育赛事组织模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健身活动,组织好淄博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
四是抓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让群众有安全感。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力度,支持鼓励更多的指导员在社区亮出身份、一线上岗、发挥作用,扎实推进以“体育项目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为主题的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充实完善市、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创建体质监测站与运动达标市,为市民提供科学健身知识和咨询,为不同人群开具运动、营养处方,指导个人根据体质和健康状况开展适合的健身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开办体质测试、健康咨询和康复理疗等各类机构,有效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提升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
五是抓好群众身边健身故事的宣传,让群众有荣誉感。开展全民健身精彩图片征集及宣传,加大报刊、电视台、网络媒体及“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宣传力度。重点对全民健身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体育社会组织带头人、健身榜样等为主体的全民健身先进典型进行宣传,讲述全民健身故事,树立全民健身榜样,在全社会推广健康新理念、培育健身新风尚。
六是认真落实好体育总局要求,不断丰富“六边”工程。在实施“六边工程”基础上,突出淄博特色,探索实施“六+三”工程,即:强化群众身边的健身协会党团组织建设、提供群众身边的健身信息服务和做好群众身边的健身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文章。市及各区县群体工作者,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丰富“六边+”工程的模式,推动全民健身协调健康和谐发展。2017年4月28日上午,淄博市孝妇河湿地公园健步走暨“山东省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在孝妇河湿地公园健身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淄博市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主办,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体育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共同承办,张店区人民政府、淄博市生态水系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共同协办。有来自市直部门、张店区干部群众和社会团体个人等2500余人参加健步走活动。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相国旗通讯员张子浩)8月2日,沂源县大张庄镇下着雨,路面湿滑,行车时视线也受到影响。当日下午3点多,沂源消防大队南麻中队接到出警指令,大张庄镇刘家旁峪村路段,一辆半挂车与一辆集...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