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涌
宋育仁,1858年出生于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大岩凼倒石桥(原属富顺县),1886年中进士步入清朝官场,他“使节四国,万里袭倭,奠基维新,重振蜀学,在内陆开创报纸,振兴矿业……”是上一个世纪之交的变革先驱、新学巨子、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和巴蜀“报业鼻祖”。
一个曾经站在时代大潮风口浪尖的举旗手,而今却几被时尚的潮流淹没。那是世俗的潮流,亦是遗忘的潮流,所幸,有伍奕、多一木这样的热心人,用了多年的漫长时光,走进档案馆、博物馆查阅文档,亲临历史现场、旧址拜访知情人、当事人,去搜集、甄别、核实、梳理、研究史料,然后煞费苦心地写出《中国书生宋育仁》,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面世。
《中国书生宋育仁》是一部时代大背景、大格局、大思潮陪衬下的人物评传,思想脉络清晰,逻辑演进缜密,形象血肉丰满,文理求真求实,它的成书虽没有“上九天揽月”那么尖端,实在有“下五洋捉鳖”那么艰辛。因为,历史的“鳖”迹常常频频面临凶险又好动的暗流、愚昧又盲目的漂沙、冷酷又阴毒的淤泥所制造的无以计数的挤占、抹煞与遮蔽。
此书以“金刚石”般的醒神语,为宋育仁凿成并矗立起了一座“花岗石”般坚固的纪念碑,既凸现了作者仰慕报国长途中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的精诚襟怀,又彰显了作者治学治史奉守忠于事实、忠于真理的高贵立场。
在此之前,有零星关于宋育仁研究的文章散见报刊,且有黄宗凯、刘菊素、孙山、罗毅四位学人《宋育仁思想评传》问世在先,应该说,一批批不计名利探索者的积极奉献,对于伍奕、多一木是启迪良多的。然而遗憾的是,多数人的研究是“点”、“线”扁平状的局部和片断,不似伍奕、多一木是以多维度的宽宏视角、有动感的翔实呈现、全景式的立体描述,兼具俯仰、环眺、透视、抽象、概括的手法,堪称集大成者。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宋育仁史料钩沉和遗事探寻的里程碑式的收获。
新闻推荐
自贡实施“百千万走基层计划”本报讯(王国荣记者周前进)“真多亏了乡上的老张,把我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帮,解决了我家的大问题!”近日,甘元德兴奋地告诉记者。甘元德家住富顺县宝庆乡大坳社区,因公...
富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