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富顺豆花蘸水在成都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一碗白嫩的豆花,伴着一小碟深红色的糍粑海椒蘸水,再配上绿油油的切得细细的藿香叶,一碗沥米饭顺畅地下了肚。
相传三国时期,豆腐制作技术就传到了四川,在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很受欢迎。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土质肥沃,雨量光照条件好,适于大豆生长。而且,这里有一口“出盐最多”的富世盐井,点豆花的盐卤轻易可得。
据说,豆花的发明实属偶然。一些到餐馆吃饭的盐工急着上工,实在没有耐心等豆腐做成,就跑到厨房催促,看见锅里的豆腐还嫩嫩的,便要求店主卖给他们。因为没有充分凝固,无法煎炒,只能用盐兑水蘸着做“下饭菜”。没想到,这种吃法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一下子就传开了,“嫩豆花”便成为民间一道美食。
如今,走在富顺县城的大街小巷,“豆花饭”招牌随处可见。目前,富顺县辖区内共有豆花饭店420余家,并形成了刘锡禄豆花、李二豆花、晶品豆花、白玉豆花等豆花名店。由富顺豆花衍生出来的豆花蘸水、香辣酱品牌有“美乐”、“佳佳乐”、“佳乐”等,更有以自己名号命名的“雷三”、“余二”蘸水等,形成了经济价值巨大的“豆花”文化产业。自2002年以来,在富顺县委、县政府的组织下,已先后成功举办“富顺豆花文化节”六届,带动了该县物流、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 杨国庆 整理
新闻推荐
省领导分别到各自联系点及所在市州开展新一轮督导工作(二)本报讯9月4日至11日,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玉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东升,副省长曲木史哈、甘霖,省政协副主席...
富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