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文体新广局:将其列入县级非遗项目加以保护和传承
□本报记者 罗之飏
10余个木偶,20余件道具,这便是泸县已传承数十载的云锦镇木偶戏世家第二代传承人徐光荣的全部行当。8月13日,距成都市木偶皮影艺术剧团的专家来考察云锦镇木偶戏现状已过去了一个月,徐光荣在等待中焦急地给四川日报记者打来电话,希望这一民间艺术能够得到关注,继续传承。
古拙艺术面临传承和市场困境
追溯泸县云锦木偶戏历史,得提到第一代舞偶人徐汉清。1927年出生的徐汉清12岁时便师从民间艺人唐炳山学习表演技艺,学成后回到云锦镇杨寺村组建戏班,在表演班打狮子间隙进行木偶表演,随着剧目的丰富和演出方式的多样,徐家也成为云锦当地有名的木偶戏世家。随着云锦镇木偶戏剧情逐渐丰富,人物鲜活,徐家木偶戏大受欢迎,演遍了泸县数个乡镇,甚至还受邀到自贡富顺县及重庆永川区等地巡演。
作为徐汉清的大儿子,现年59岁的徐光荣担负起了传承的重任,20岁的孙子徐家银也开始参与演出。但眼下,云锦木偶戏变得格外冷清:第一代舞偶人徐汉清因病卧床,失去表演能力,第二代徐光荣也年事渐高,而第三代传承人面临的却是随着娱乐方式多样化,云锦及周边城镇逐渐冷落的木偶表演市场。
云锦木偶古朴的表演方式也不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究其原因,“伴奏只是敲锣打鼓,表演过程中没有唱腔,观众难以理解剧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云锦木偶在当下文化市场的发展。”成都市木偶皮影艺术剧团团长雷涛观看完云锦木偶表演后如是说。
争取列入县级非遗项目
接到徐光荣打来的电话后,8月13日,记者向泸县文体新广局局长游书勇反映了徐光荣的困惑。
游书勇说,目前,泸县初步有了一些想法:通过泸县农民演艺协会让农民演艺团队知晓徐家木偶戏,将木偶戏作为表演节目拓展其演艺市场,以市场经营促进保护传承;在云锦镇板桥村小学设立木偶兴趣小组,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我们除通过邀请地方史学家和民俗学家挖掘云锦木偶戏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谱系外,还争取将其列入泸县县级非遗项目加以保护和传承,希望藉此可以让云锦木偶戏焕发新生。”游书勇说,“近期我们已经联系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人员对徐家木偶戏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在保护其原始、本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提升,争取让徐家木偶戏可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国庆)9月1日,自贡市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举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及扩大试点项目启动仪式。荣县、富顺县成为本批次国家试点县,工程建设完工后,试点区域将实现城镇100%...
富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