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新闻 荣县新闻 富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自贡市 > 富顺新闻 > 正文

做好加减法唤醒“沉睡”土地

来源:四川日报 2015-11-12 09:10   https://www.yybnet.net/

全国唯一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试点

□本报记者 黄泽君

11月2日傍晚,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三组村民刘长久顺着村里平整的公路,脚步轻快地走回“新家”。“新家”就在村道边上,三五栋泥色红瓦的六层小洋房是村里的“新地标”。

自2013年获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全国唯一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试点至今,自贡对“新双挂钩”的探索已成效凸显。刘大爷的生活在一年多里发生的翻天覆地改变,就是生动例证。

钱从哪里来?老宅“换”新屋

区域内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发展势头受制于城镇空间;农村房屋破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有强烈改造意愿,但资金短缺成最大掣肘。

一个没钱,一个没地,如何破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的本质,就是通过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将原有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从而腾出建设用地指标流转给亟待发展的城区,再将城区的土地出让收益投入到农村建设中。”自贡市委农工委副主任曾宏伟介绍。

2013年5月,自贡率先在全国尝试“新双挂钩”,设定中心城区和荣县、富顺县三个“挂钩试点区”,节余挂钩周转指标可在本“挂钩试点区”内流转;自贡还将原来先立项后实施再验收的顺序,改为实施再立项验收,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

自贡定下政策: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按照老宅的不同结构,以每亩16万元,18万元、20万元三种标准进行补偿。选择集中居住区安置的农民,按照所在区县的标准,享受优惠政策。

自流井区仲权镇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

刘大爷最初持观望态度。为打消疑惑,仲权镇竹元村村支部书记邓帮友一次次给他算账。“老宅基地是砖木结构,占八分地,可获得19.7万元的补偿,购买新房还享受1080元/平方米的优惠价。”实际上,刘大爷一分钱没多掏就住上了新房,“我选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新房,13万多,结余下来的补偿款我就用作装修了。”

新政带来看得见的“效益”,动心的乡亲越来越多,仅在仲权镇就有528户2731名村民自愿申请有偿退出宅基地,复垦地块528个,复垦还耕面积1000余亩。

乡村怎么建?村民说了算

这场改革的主体是农民,自贡把新家园的建设权交给了乡亲们。“3个月的时间,开了不下30次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全村人商量出来的!”刘大爷对这场“热血沸腾”的建设,记忆犹新。“集中安置点选址在哪里,新居墙面颜色选什么,门前的树苗栽啥,都由村民说了算!”邓帮友说,由于竹元村面积较大,选择集中安置的村民又不能太集中,考虑到搬迁之后仍要便于耕作,于是村民们决定修建2个安置区,顺着村里主干道,一个在村头,一个在村尾。

复垦出来的600余亩耕地,更为竹元村带来新的希望。“去年开始,我们引进业主做鲜花基地,现在已有200亩,栽种上各种花木,经济效益也很不错,明年基地面积要扩大到1000亩左右。”邓帮友介绍。

复垦后的耕地通过连片规模发展,成了乡村农业转型的载体,也是乡镇全域发展、产镇一体的后劲。“不能只建起新房子把农民放进去就完事,如果产业不同步跟上,乡村的发展就没有生命力,改革也将沦为一次性盆栽,这也是我们把握农村改革的底线之一。”自贡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伯宣说。

人到哪里去?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今年国庆期间,刘大爷和老伴搬进集中安置区的新家,这里有宽敞的坝子和绿化带,屋子里水电气全通。

居住环境好了,生活方式也变了。除了耕作自家的一亩三分田,刘大爷还成了鲜花基地的工作人员,农闲时去帮忙播种和采摘,一天有60元的收入。“粗粗算了下,今年收入可能要超过15000元呢!”他笑着说。

仲权镇先期参与试点的竹元村和群光村村民,都有望在今年增加收入。“今年两个试点村的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将达到15000元,收入的提高靠的就是产业的发展!”仲权镇党委书记吕泉说。

村里的李淑芳和老伴跟随孩子到了镇上生活,老宅无人看管打理,土地也已流转。“我们选了货币安置,相当于用老宅换了一笔养老钱!”李淑芳的老宅有1亩,折算下来得到21万元的补偿款。

新政策对货币安置不再限制数量,让城乡的流动更加自由:在首批试点的两个区,就实行货币化安置了117户710人。“改革新政还予以了配套措施。”自贡市深化改革办公室副主任赵义全介绍,对自愿整户转为城镇居民的,享受与城镇居民均等的社保、教育、就业和户籍政策,同时给予整户每户每亩2万元的养老补助。

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农民享有公平的选择权,分享经济建设成果。

新闻推荐

西部农贸物流联港建设项目落户富顺

本报讯(许鹏记者黄泽君)4月1日,记者从自贡市富顺县委宣传部获悉,日前,富顺县人民政府与四川百惠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共同建设富顺百惠通·西部农贸物流联港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

富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富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做好加减法唤醒“沉睡”土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