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儿的巨额医药费用曾让富顺县兜山镇居民致贫返贫,村民在帮扶下
天下做父母的,哪个不想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可较高的先天性缺陷儿出生率,曾让自贡市富顺县不少父母泪水涟涟。
4.53‰、4.63‰、4.73‰——2012年至2015年,富顺县缺陷儿出生率一路升高。由此带来的巨额医药费用,成为当地村民致贫、返贫的“首祸”,很多人都处于“想生又不敢生”的纠结之中。
去年10月以来,富顺县探索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卫生扶贫措施,努力降低缺陷儿出生率。
为什么这里缺陷儿那么多?入户摸底,建立信息库
富顺县兜山镇有15个村,2015年有0岁至15岁先天性缺陷儿童60人、育龄妇女11318人,是该县缺陷儿最多的镇。
解剖,就从这只“麻雀”开始。
2015年10月起,富顺县、兜山镇卫计部门多次入户摸底,详细记录缺陷儿情况。结果显示,位居兜山镇缺陷儿患病发生率前三位的分别是智障、脑瘫和先心病,导致缺陷儿出生率高发的原因主要是育前知识知晓率低、婚检孕检率低、孕中叶酸服用率低。
对此,兜山镇卫生院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库,利用QQ群、微信群等对在外务工的育龄妇女讲解优生优育知识,累计发放宣传手册及物品1.7万余份。其后出台的《兜山镇优生优育促进实施方案》,将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产前检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等项目确定为免费项目。
兜山镇卫生院还为怀孕前3月和怀孕后早期3个月的妇女免费提供口服叶酸,防止胎儿神经管缺陷。据统计,去年,全县共为542名妇女发放叶酸3252瓶。
卫生扶贫怎么做到精准?“一对一”,既帮眼前也扶长远
“卫生扶贫要精准到村,还要精准到户。办法就是结对子。”富顺县卫计局局长钟永贵说。
与钟永贵结对的是兜山镇杨家村12岁男孩黄辉。这个3岁就被确诊为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孩子,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生活基本无法自理,更没有上过一天学。因为父亲早逝、母亲外出打工,黄辉与大伯黄光益相依为命。
“鸭苗已经卖了,带来1000元收入。”5月3日,钟永贵又一次走进黄光益家,刚进门就听到一个好消息。去年,钟永贵到黄光益家里,给他送去2000元慰问金和100只鸭苗。钟永贵告诉记者,将继续资助其发展养殖业,并对其女儿上学给予资助。“很多人文化低,不想体检,喊都喊不过来。结对帮扶时,我们就反复给大家讲,体检全部都是免费的。今年来体检的人比去年多了一半。”兜山镇卫生院院长伍金刚说。
为给村民“造血”,兜山镇整合扶贫、残联、民政等部门资源,对缺陷儿童进行政策“兜底”,将全镇15名患儿及12名患儿家属纳入低保。这些儿童及家属除每月领取100多元现金补助外,还能享受全年8000元的住院费报销和1000元的门诊费二次报销。
当地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今年起,由当地成功企业家捐助的兜山镇“红谷·成华”助学金也对缺陷儿童进行入学资助。
什么是降低缺陷儿出生率的关键?县里开设了孕妇学校
“原来怀孕期间要注意这么多事情!听了专家讲解,才晓得好多东西怀孕期间是吃不得的,好多运动也不能做。”4月18日,在富顺县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杨莉兴奋地说着上午听课的心得。
杨莉每隔半个月就要来听一次课,她告诉记者:“老师们讲得很专业很详细,对我们这些大龄孕妇特别有帮助。”“兜山模式”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对育龄妇女的教育辅导。富顺县看准这一点,在妇幼保健工作上大做文章、做好文章。
围绕产期保健管理,富顺县妇幼保健院开设了高危妊娠门诊、助产门诊、孕妇学校等,建立产儿科联动抢救机制,想方设法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能力。院长虞德才介绍,他们还为准备怀孕和已经怀孕的夫妇提供健康教育,预防出生缺陷。“据统计,四川省每年新增5万至6万出生缺陷婴儿,占总出生人口的4%-6%;平均每20分钟就有一个先天性愚型儿降生,每6分钟有一个神经管畸形儿诞生。希望我们的做法能提供一点经验。”钟永贵说。
□本报记者 石小宏 王代强
新闻推荐
□川报全媒体集群记者许雯暑假来临,旅游旺季也来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低价团以不同面目“重出江湖”。尽管旅游法规对此类行为明令禁止,但不少游客还是为低价所吸引,行程中线路被随意更改、随意增...
富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富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