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自贡市自流井区核桃湾社区卫生服务站里人头攒动。“出门两分钟就能到服务站看病,很方便。”自贡市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凤鸣苑小区的居民李树琼说,以前小区周围没有医疗场所,看个小病都要走20多分钟到市级医院。去年底,她和其他十几名居民向郭街纪工委委员工作室反映了该情况。今年5月19日,经租用房屋改造的卫生服务站正式启用。
亮明身份认真履职
2012年,自流井区纪检干部由换届前的70名增加到119名,乡镇、部门、街道纪检组织人员配备、办案津贴和办公经费落实实现3个100%。如何不突破现有编制、不增加基层负担,积极整合资源、优化工作环境?去年7月,自流井区在区纪委、部门、街道纪(工)委创新建立纪委委员工作室。“工作室基本涵盖纪检监察工作涉及的所有内容,规范化建设就是要让各级纪委委员必须履好职、负好责。”自流井区委常委、纪委书记赖建辉说。
农团乡纪委委员廖华宇对此深有体会。自从有了固定的工作阵地、亮明委员身份,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责任感也更强了。去年,东升村验收堡坎,廖华宇参与监督,因为对堡坎结构不清楚他未给出验收合格结论,后来经过重新测量土石方量,重新验收,才予以认可。
据农团乡党委书记赵义全介绍,作为自流井区纪委委员工作室职能覆盖、决策全参与、监督全介入的试点,该乡解决了决策模糊、凭经验办事、不敢碰硬的诟病。去年,该乡成为自流井区唯一一个省级先进基层纪检组织。
纪委委员工作室不仅成为基层纪委履职的工作平台,也让过去基层办案难、难办案的情况得到了极大改观。
从“家”出发服务群众
“交了一年多的电网改造款,一直不见动静。”去年下半年,火井沱社区居民向郭街纪工委委员工作室反映缴纳供电改造费后,工作却一直不到位的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郭街纪工委委员工作室启动联系机制,及时向区纪委反映,两级工作室结合正在全区开展的纪委书记下基层、纪检监察大接访活动,加强与久大公司、供电局等单位的沟通协调,4个月内,火井沱社区200余户居民的用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自流井区卫生局党委书记陈林介绍说,核桃湾社区凤鸣苑小区及周边群众就医难、看病远的问题被反映到郭街纪工委委员工作室后,根据区纪委要求,区卫生局纪委委员工作室与郭街纪工委委员工作室加强了信息对接和实地调研,促成区中医院投资100万元在该区域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解决了2万群众的就医难题。
纪委委员工作室的建立,带来了纪委委员履职的有位、工作的有为。纪委委员把工作室当成了自己的“家”,从“家”出发积极发挥作用、服务民生,温暖了群众的心。
□本报记者 杨国庆
新闻推荐
7月,进入汛期,自贡市普降大雨,导致贡井平桥被淹,出现壮观的瀑布景观,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的眼球。现年82岁的曾婆婆住在贡井区老街子社区,每年夏季大雨过后,她都会到济元桥眺望平桥瀑布,并以此来推断当...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