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中小企业融资超市,现在成为了“投资公司”眼中的香馍馍。
本报记者 燕庆 王雪娇 李里 摄影报道
随着原锦江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所在地日前被一家名为金融汇的投资理财公司所取代,这个曾是全国第一家省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公共平台如今已经名存实亡,取而代之则是一家家投资理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
现状:
投资公司“抢占”融资超市地盘
“最低只要5万元的投资门槛,月息可达1.5%,保证资金安全,资金直接流向实体项目”,类似的宣传可以说已经屡见不鲜,如今,这一类投资理财公司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在东大街冒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原来东大街一大地标性建筑四川中小企业融资超市的“没落”。
日前,位于成都市东大街166号四川中小企业融资超市内一楼的锦江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锦江区中小担),已经被新开业的金融汇投资理财公司替代。
而锦江区中小担在融资超市二楼的办公室,则空无一人,由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把门。与其仅数米之隔,另一家名为“大融通理财”的投资公司也是新开业不久,门口摆放的鲜花篮尚未完全枯萎。该公司客户经理唐灵思向记者表示:“公司上周才新开业,目前办公地点的上一个企业也是投资公司,因为规模发展壮大,所以搬去了斜对面的写字楼,同时在一楼也有经营场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类理财公司已经占据了曾经融资超市的大半壁江山,记者走访发现,除了融资超市三楼内尚未开业的红庙子民营企业产权交易所和二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等管理部门外,所有正在营业的场所都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投资公司。
事实上,投资公司的“势力范围”已经发展到超市外延。在前往融资超市的途中,记者已经看到了两家于昨日刚开业的投资公司。金融汇、大融通不同,两家公司相关人士分别告诉记者:“投资门槛低至5万元,公司目前已经找好了接洽项目,可以立即向理财客户服务”,“选择在此开业主要还是考虑到附近投资公司数量较多,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有利于公司开展业务。”
曾经:
开业一年“火爆”融资超10亿元
尽管如今偌大的融资超市内可谓门可罗雀,但回望四年前超市开业的火爆场面仍历历在目。2009年8月25日,四川中小企业融资超市开业之初,银行、担保机构、小贷公司、风险投资、融资租赁、信托甚至今天火速壮大的投资理财公司等各类投融资服务机构均汇聚其中,大大小小共有41家机构。
作为全国第一家省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融资超市因为将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相对集中,企业可以多重比较后选择最佳的渠道解决融资问题,加上该超市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融资机构最齐全的融资服务平台,业内对其融资接洽能力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报以厚望。
开业当天,机构众多、产品齐全的融资超市便受到市场热捧。有统计数据显示,仅开业当天就有上百家企业前往融资超市登记融资。开业五天,超市内的金融服务机构共为近300家客户提供融资咨询服务,申请融资额14亿元,通过超市绿色通道快速调查与风险评估后已有4笔业务正式放款,金额达150万元。开业两个月,融资超市已为省内的各类中小企业累计融资1.3亿元以上,通过专业人员面对面提供服务1万人次,通过网络服务平台提供服务2000人次,成功帮助许多原本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主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开业第一年,融资超市为小微企业实现累计超过10亿元的融资接洽。”据一位见证了四川中小企业融资超市兴衰的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规模和机构的丰富齐全和经营模式的新颖便捷,当时超市甚至吸引了全国其他省市的考察学习队伍进行效仿。
原因:
入驻补贴三年期满 客户流量下滑
事实上,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建立融资超市,在当时可谓一个大胆尝试。这个由政府牵头主办,投入200万元资金的全国规模最大省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更是被寄予厚望。成都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曾预计:“运作成熟后,预计每年能为中小企业融资超过50亿元。”
不过,不仅这个“宏伟”目标未能实现,超市管理办公室在去年也无奈解散。“也许市民会觉得融资超市在东大街是一个地标性建筑,但是随着三年政策扶持期的结束,以及原来入驻机构的不断撤离,融资超市已经不存在了。”据原融资超市管理办公室、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内部人士透露,“当三年扶持期满后,对于原来那些入驻的企业而言,这里有时像个没妈的孩子”。
据了解,为吸引机构入驻融资超市,2009年锦江区和省中小企业局向进入该融资服务超市的机构免费提供三年的办公场所补贴。同时,锦江区还在税收减免、奖励等方面提供支持。“如果说前三年免费入驻成本可控,那么随着办公场所补贴的到期,原来入驻的金融机构必须要算一笔账,即在承担150元/平米的租金成本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盈利。更为重要的是,就在三年扶持期期满的同时,整个融资超市宣传和政策支持全部停了下来。”上述内部人士表示,银行收紧银根也是机构撤离的原因之一,“在融资超市成立之初,当时的背景是2009年金融危机后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银行迫切的想贷款给企业。不过这种情况在随后的两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前来咨询的中小企业人流量下降,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开始收缩,令机构开始陆续撤离融资超市。
此外,在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看来,“政府搭台”在第三年的“退出”更是直接造成中小企业人流量下降。
就在当初融资超市成立刚满三个月之时,原融资超市管理办主任的王永其举办了开业以来的第四个地市州——自贡的融资项目对接活动日。在王永其看来,一个地市州带来的数十亿融资渴求已是习以为常。
不过,这种来自市州的迫切融资需求在2011年戛然而止。“在政府搭台的背景下,当初来自市州的融资需求其实非常迫切,不过随着此后机构改组,在省经委、省信息产业厅、省中小企业局合为省经信委后,这种政府搭台的企业对接会也告一段落。”上述内部人士颇为感叹的表示,正是这多种因素让原来入驻的机构开始在第三年感觉到融资超市人气越来越低。
转型:
投资公司“补位”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如果说融资超市原来入驻机构集体撤离是市场化的产物,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量投资公司“补位”融资超市也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虽然原来的融资超市管理办公室已经不存在,但是目前协会的会员企业主要是两大类,即融资性担保公司和投资理财公司。”上述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内部人士介绍称,目前成都市很多投资理财公司均是以前中小型融资性担保公司转型而来的,“如果说四年前原来入驻的金融机构还有没撤走的,那么应该就只会有当初最早开始做投资理财业务的金融服务公司了,这其实也是融资超市在市场化运作之后的必然结果,这些投资理财公司迅速‘补位\’融资超市其实也是看好这里作为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
此前,锦江区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中曾明确了将在东大街布局金融产业集聚区、金融总部商务区和金融后台服务业集聚区,力图把东大街打造成成都乃至西部未来的金融中心。“之所以选择将公司设立在东大街,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东大街金融一条街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刚刚开业两天的四川融航达投资理财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自贡市保险行业协会对12家产险公司实施首次车辆保险理赔服务检测
近日,自贡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理赔服务专业委员会对全市的12家产险公司进行了首次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服务检测,此举为保协提升行业理赔质量和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人保财险、锦泰财险、平安财险评...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