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井32个社区“切”成122个“格格”
去年10月,贡井区在自贡率先试点“城市社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综治信息化建设工作”,青杠林社区成为贡井区“先行先试”的区域。
试点至今,社区网格化管理给社区带来了怎样的改变?1月13日,记者走进青杠林社区,一探究竟。
A
网格管理 流程清晰
谢金萍——贡井区青杠林社区青岗丽景苑小区的“格长”,印有她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的网格区域管理图和服务公示贴在了每一栋住宅楼的大门上方。“我要负责收集与整理‘格格\’内的民生、经济、计生等各类信息资源,录入网格化管理系统,同时每个工作日不少于4个小时巡查。”谢金萍说,市政、消防、卫生等设施是重点关注的信息,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要及时上传网络平台。“小区一处人行道台阶毁损了”1月13日,一位邻居把发现的问题告诉了谢金萍。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后,谢金萍用植入了网格化管理手机版软件的手机终端采集图片,并配上简要的文字说明,一并发送到第二级网络平台青杠林社区。社区见无处理权限又附上报请意见点至第三级平台筱溪街道。街道再将建议发送到第四级平台区政府,区政府平台将事情很快交办给贡井区建设、城管部门,并要求立刻解决,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此时,在贡井区群众工作局,工作人员在电子大屏幕上将整个流程一览无余,并用黄灯、绿灯提示这一“台阶毁损”信息的处理状态。
B
试点探索 服务便民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的原则,青杠林社区被划分成12个“格格”。民之所需、民之所诉,在第一时间都能得到援助和处理。
“有事找‘格长\’”成了青杠林社区居民的口头禅,“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打算在城市社区中全面铺开。”贡井区委政法委书记罗洪艳说。
按照300至500户、1000至1500人的标准,今年,贡井区的32个社区将被“切”成122个“格格”,每一“格”配备一个或多个“格长”,以“‘格长\’—社区—街道—区政府”4级网络平台,将“格格”内的市场、学校、医院、企业、景区等单位和楼栋、小区、院落等全部纳入管理之中。
一个统一的网格平台,32个社区、122个网格都将汇集于“数字化网格管理”模式之中。“社区网格管理员第一时间上门服务,相关部门迅速跟进,及时了解群众诉求,积极主动提供便民服务。”罗洪艳说,希望通过试点探索,找出一条琐事不出“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贡井的全新社区管理模式。
□罗乐 廖蓝蕾 本报记者 杨国庆
新闻推荐
□李程煜陈于怀本报记者杨国庆兄弟,现在的生意如何?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你们帮我协调的那笔贷款解决了生产上暂时的周转困难,生意好多了。”近日,在昆明创业的自贡大安区何市镇青年应明生又...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