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素以“盐帮菜”闻名,其独特味道离不开特有的调味品——太源井晒醋。
流经太源井的釜溪河,从前是自贡井盐出境的主要通道,往来盐船在这里盘滩过坳,酒肆、茶店、饭馆越来越多,各类酿造也应运而生。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张庭清、宋同顺、邹从山三人合伙在太源井街上开了一家酿造晒醋的小作坊,名为“同泰顺”酱园,雇请当地晒醋制作的行家里手徐八爷为掌缸师,以安桂、西砂仁、丁香、白叩、银花、甘草等108味中草药制曲,采用麸皮、优质大米做主料,配合药曲拌醅初步发酵、装坛,然后置于室外自然发酵,周期一般为2至5年,再经过蒸煮、发酵、淋醋、暴晒、灭菌等20多道传统手工工艺流程精酿而成。
1943年,著名画家丰子恺和作家张恨水来自贡做客,两位先生对用太源井晒醋做调料的酸辣挂面大加称赞。然而抗战胜利后,随着自贡盐业日益衰落,太源井酿醋业再次濒临绝境。太源井晒醋被沿滩区供销合作社收归后,经三次扩建改造,建立了标准化化验室,年产晒醋250余吨,产品畅销川南及成渝、云贵、北京、江苏等,并向国外市场拓展。
中草药制曲,传统工艺,天然发酵,是太源井晒醋区别于其它食醋之所在,产品呈棕红褐色,具有酸味醇厚、微甜爽口、回味悠长、久存不腐的特点。
本报记者 杨国庆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慿彬记者杨国庆)自贡市沿滩区瓦市镇沙溪村的“陡沟子”大桥、沙溪大桥两座大桥,从2011年施工建设到今年都还没修好,群众反映很强烈,这是沙溪村被确定为后进村的重要原因。11月17日,记者从沿...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