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开始泡图书馆,8岁就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自己的作品,11岁的她,已经有了自己生平第一本书《蓝色蒲公英》,这本书记录了她的生活、收获、成长……10月17日,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六年级“小作家”李晓,带着她的新书来到了汇东实验学校南湖校区举办签售会,现场火爆异常,在每本书的封里,她都认认真真的签上自己的名字,并盖上了刻有自己名字的印章。缘何11岁的她就能成为小作家?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带你寻找答案。
小作家受欢迎
签售火爆作品受喜欢
10月17日下午,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南湖校区,《蓝色蒲公英》在一张桌子上面堆得高高的,这是汇东实验学校六年级“小作家”李晓的签售会。
在签售会现场,不少学生刚拿到书便阅读了起来,“我很喜欢李晓姐姐写的书,生动有趣,而且都是身边的故事,感觉像亲身经历一般。”汇东实验学校四年级(1)班的王梓盈一边翻看《蓝色蒲公英》,一边和记者说到。
“今年国庆节的时候,印了1000册,在这个签售会前,书已经销了一半多。”李晓的母亲邹国仙告诉记者,这1000册书多半不够,如果还有人想买,会考虑加印《蓝色蒲公英》。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的缪老师是李晓的启蒙老师,在签售会前,缪老师在班上读李晓的文章,本来打算读两篇就评讲试卷,“可是当我读完两篇以后,学生们都想让我再读一篇,可是,读完这一篇后,他们又想听下一篇。”缪老师说。
小作家养成记
3岁泡图书馆每周看8本书
很多人不禁在问:为什么11岁的李晓就出了自己的书,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小作家?可你也许并不知道,李晓3岁的时候,已经是自贡市图书馆的忠实粉丝。“从3岁开始,她就喜欢泡图书馆了。”邹国仙说,从小学开始到现在,李晓每周的阅读量是8本书。
一年级的时候,李晓便开始在本子上写小诗。“有一天早读,其他学生都在读书,但是李晓在本子上写了一首小诗,当我拿起她写的小诗,感觉里面的意境非常美,我都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她写出来的。”缪老师告诉记者,“后来我想,写作可能是埋在她心里的一颗种子,我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她让种子长大。”自此以后,她经常将李晓的语段在班上展示、表扬,用鼓励的方式帮助李晓。不仅爱好写作,李晓还喜欢吹葫芦丝、画画。“书里面的插画,全部都是她画的。”邹国仙说。
“我喜欢看书,喜欢写东西,只要有空,我就想写。”李晓说,今年暑假,她也没有闲着,用一个月的时间,写了一部11万字的小说。说到对未来的憧憬,李晓告诉记者,她希望成为像伍美珍、杨红樱一样的人。
小作家的后盾
母亲全力支持她做喜欢的事
为了《蓝色蒲公英》顺利“诞生”,邹国仙在成都驻扎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她只做一件事:校稿。“每天守着编排,不断的校稿,从插图的编排、文字的校正,任何细枝末节都不放过。”邹国仙向记者谈起她在成都的经历时说道。
邹国仙对李晓的教育理念是,孩子喜欢什么,就竭尽所能,让她离自己喜欢的东西更近一点。“只要是她喜欢的事,我都全力支持她去做。”在邹国仙看来,孩子需要留下一个能记录她的成长的东西,为以后留下更美好的记忆,“别人拍照留念,我就让孩子出一本书吧。”邹国仙也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让她在鼓励中成长。”
小作家作品点击
《蓝色蒲公英》——出自美丽少女的美丽文字
“在厕所里做深呼吸”、“一物降一物”、“我有一套屁股”、“蚊子打点滴”……在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蓝色蒲公英》里,一个个小故事趣味横生,在这些有趣的文字背后,记录的是李晓的生活、收获、成长……
这本近300页的书,收集了李晓8岁到11岁期间,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的160篇作品。在书的序里,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校长周德华写道:捧起书稿,我似乎穿越时空,再回童年,那湛蓝的天空,静谧的夜晚,彩色的风,四季的花儿,令人神往。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陈伯强
新闻推荐
两车相撞后,警用摩托车侧翻在地,当事交警因受伤躺在地上。20日下午5点40分,在自贡市自流井新桥往十字口方向,一辆出租车横跨过实线调头载客,与一辆正常行驶的警用摩托车相撞。两车不同程度受...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