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孝东
近日浏览《正义网-检察日报》“贪官忏悔录”,对其中曾因滥用职权,放宽审核标准,骗取财政资金,所得赃款纳入单位“小金库”,造成国家专项资金损失201.7万元,数罪并罚,被判有期徒刑11年的四川自贡市商务局原局长马晋新的痛彻忏悔颇感兴趣,觉得很具典型意义与教育警示作用。
马晋新忏悔道:“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先‘照照镜子\’,看看用得对不对,合不合规矩,千万不要感觉可以打打‘擦边球\’。”是的,行权执政、做人做事一定要讲纪律、守规矩,千万不要去打“擦边球”,这应该是一个值得人们尤其是领导者深入思考与警惕的问题。
千万别打“擦边球”,这本是我们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因为,无论是体育球类意义上的擦边球,还是现实生活中极富调侃、类比意义上的“擦边球”都不能打。
不知读者诸君看法如何,笔者虽不算体育爱好者,但比较爱好乒乓球,可似乎从未听说过有谁专门研究“擦边球”的打法。我想这恐怕是因为每每球场上出现的“擦边球”都属无意而为,如果有谁刻意要给对方打去“擦边球”,估计十有八九办不到,并且十有八九会失误,反而给对方送分上门。
现实中的“擦边球”同样不能去打。否则不仅仅是丢分、丢脸的小问题,往往会造成丢饭碗、丢帽子甚至丢脑袋的大问题。马晋新就是例证。
请欣赏马晋新的所谓“擦边球”:打着“开源节流”为单位筹措资金的幌子,在“钱”字上打歪主意,同时为个人从中捞实惠。比如滥用“汽车补贴”、建“小金库”,把正常的工作关系市场化、金钱化,与一些有求于己的单位和个人搞权钱交易,利用手中权力帮人办事收取“赞助费”、“感谢费”等等。就这样,一次次“擦边球”打下来,不仅丢了官帽,还招来11年的牢狱之苦。
为何“擦边球”不能打?明眼人一看就清楚,马晋新这类“擦边球”从实质上讲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代名词,就是打着正规旗号而变着戏法钻政策空子的遮羞布,这样的“擦边球”,纯属违规违纪行为,党纪国法决不允许。如有谁偏要去打,必然受到应得的惩罚!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马晋新打“擦边球”吃了大苦头,但愿后来的人们以此为戒,严格遵纪守法,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新闻推荐
为梵高倒酒、上台表演劈腿……第二十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引入韩国3D错觉体验馆,空间透视效果和立体感十足,游客可进入到特别绘制的名画之中,人与画融为一体。(据《自贡日报》罗乐芶思/图)...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