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良娟
“明清时期,盐业是四川的支柱产业。然而人们都知道自贡产盐,却不知道南部和阆中也产盐。其实,清朝时期,南阆盐场是四川第三大盐区。四川省图书馆馆藏的晚清手稿《四川南阆盐务图说》就详细介绍了南部和阆中地区的盐业开发形制、流程与技艺,是一部形象生动的盐业记。”在众多馆藏古籍中,省图书馆研究员王嘉陵向记者推荐了这本晚清手稿的孤本。《四川南阆盐务图说》用毛笔楷体字手书,配以精美手绘图画,抄于上等宣纸之上。“全书共有80余幅图画,以白描手法绘制,配合文字内容,景物照应,人物栩栩如生,记录了盐业开采、工艺、运输、器具实物等。”王嘉陵说。
据王嘉陵介绍,这一手稿完全按照古代书籍制度写出并装订。“完成后正准备刻印,或因宣统年间社会动荡,没有经费支持,就此搁置了下来。不过此书不但精美写真,气象宏大,也意境幽远,读之既补文字书写不足,又令人玩赏兴味无穷,心生美感。”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本手稿原书名页本有作者名称,但不知何故被人为挖空,使得确切的作者名称成为悬疑。
据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反馈,《四川南阆盐务图说》只有孤本存世,多年来多有国内外专家问津。2005年,四川省图书馆对其进行了善本再造。对《四川南阆盐务图说》的仿真再造,遵循“整旧如旧”原则,精选徽纸,内页、版式、行款、插图等都一任其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泽君)“瞧,通过你的CT数据,结合3D打印,能做出与你的脊椎同样的模型,再将模型用在手术中,就能实现精准的‘定位\’。”12月3日,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吴超对病人解释3D打印应用到...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