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永高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毛春燕彭燕玲文/图
虽已进入数九寒冬,四川自贡百味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依然热度不减,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各类火锅料及调味料一投入市场便备受消费者青睐。在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中,百味斋逆势上涨,交上了一份亮丽成绩单: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约2亿元,增长约50%;打造自贡市最大食品加工园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2015年,不仅百味斋实现了产销两旺,自贡自流井区工业经济发展也趋稳向好、产销两旺。
打出组合拳
应对“阵痛”有良药
面临经济转型的“阵痛”,2014年自流井工业园区内还有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边缘。
怎样帮助企业度过转型“阵痛”期,实现区域经济“稳增长”?这个问题成了自流井区委区政府日夜思索的“头等大事”。
下发《2015年经济工作指导意见》,出台《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十条意见》,公布“五个办法”……一系列“组合拳”打出,自流井区凝聚起推动经济逆势突破、赶超进位的坚定信心。
面对工业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自流井区稳工业、助企业可谓动作频频:每月召开一次经济工作会,“月初下任务,月底就验收”成为常态,发现问题限时办结;24名县级领导与全区33户重点工业企业开展联合服务活动;制约企业发展的办证、应急资金周转、政策解读、培训等事项均纳入帮扶任务;县级领导成为企业发展的联络员,并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制定出台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和中小微工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做好企业转贷、融资担保工作;深化银政企合作……一个个得力举措,成为企业缓解“阵痛”的良药。
盘活资源
企业发展迎“新春”
企业过冬,什么需求最迫切?
资金!
数据显示,一系列稳增长新政出台后,该区已有10余家企业获得了共计2亿元左右的应急周转资金,企业转型发展有了资金保障。
同时,自流井还积极争取省、市项目和资金,将企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去年以来,该区就已争取到约11亿元的中央专项建设资金和6个省级重点扶持项目。
“光有资金还不够,企业融资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突出问题。”自流井区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园区中不少关停企业留下来的闲置厂房和下岗工人,自流井进行了大胆创新:通过与原企业负责人联系协调,把能利用的部分闲置厂房收整出来用于发展前景好但生产基地亟需扩建的企业;根据下岗工人的意愿和能力,安置他们到新的企业就业,或利用闲置厂房的租金进行安置。
该区还通过实施“人才兴园”举措,创建起园区人才服务中心,并出台了一系列园区人才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据统计,2015年该区共引进紧缺急需专业团队3个、优秀人才30余名。
四川贡牛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就是西南大学博士团队创办的科技型新企业,该公司正是在自流井区人才办和工业园区党工委的帮助下找到了“盘活资源”的机遇,赢得了生产时间。
“2月才签好入驻协议,6月就投产了。”企业负责人汪小军介绍,公司利用园区其他企业现成的厂房,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加快了生产速度。“2016年产值争取翻番,在订单充足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企业年产值能达到3亿元左右。”
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自流井区已解决了部分企业的资金、生产基地等要素保障问题,下一步将着力在产业发展上为企业提供帮助,帮助企业顺利转型。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自贡讯(杨忠福曾林记者毛春燕彭燕玲文/图)1月21日,自贡市“第二十二届国家恐龙灯会”将在自贡彩灯公园盛大开幕,届时万千观众将慕名而来观灯。为确保灯会供电万无一失,17日晚,灯会开始试灯...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