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自贡 今日荣县 今日富顺
地方网 > 四川 > 自贡市 > 今日自贡 > 正文

海盐井盐文化藏品自贡聚首

来源:自贡日报 2019-07-07 16:55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缪静) 盐业文物是散布在广阔大地上的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城市记忆。日前,一场由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中国文物学会盐业文物专业委员会主办,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筹)、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和自贡市收藏家协会承办的“鹾海遗珍——中国盐文化民间收藏精品展"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举行。淮盐、井盐两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相互碰撞,两地民间收藏家互通有无,相互交流,在国家一级博物馆这一开放的平台之下,成就了一场高规格的文物跨省馆际交流。

“鹾海遗珍"钩沉

荟萃全国各地盐文化民间藏品

早期的制盐陶器,盐商执照、账籍,盐官验票、奏折,契约档案及存世稀少的行盐销盐的盐引……一件件藏品泛着时光烙刻的微黄与斑驳,将人们拉回历史的记忆。

经过前期紧张的筹备,6月14日,一场命名为“新时代 新征程——中国建筑遗产保护70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文物学会盐业文物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盐都自贡隆重举行。随着一系列“文保"主题论坛的展开,离主会场不远的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内,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盐文化民间收藏精品惊艳亮相。展览荟萃了全国各地盐文化民间收藏精品近五百件,从盐业生产、盐的运销、 盐务管理、盐业税收等方面一“盐"以蔽之,展示鹾海桑田事。

“这是一次海盐文化与井盐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之展,藏品极具广泛性和代表性!"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盐资源最多和开发盐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五千年的盐业发展长河中,围绕着供应民食军需,支撑国家财政运转,海盐、湖盐(池盐)、井矿盐在盐业生产、盐的运销、盐务管理、盐业税收等各方面,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盐文化。

除了为世人周知的井盐文化,在中国海盐的大家庭中,还包含奉盐、芦盐、鲁盐、淮盐、浙盐、闽盐、粤盐、琼盐、台盐等,其中以淮盐历史最为悠久、产量最高、销地最广、盐利最多。江苏仪征十二圩曾是两淮食盐的主要集散地,湘鄂赣皖苏5省食用盐中转站,更是晚清以来驰名中外的“东南盐都",积淀了厚重的淮盐运销文化。淮盐文物见证历史,淮盐文化源远流长。自贡井盐文化与淮盐文化可谓中国盐业史上两颗闪亮的明珠。

为加强馆际交流,优势互被,互通有无,增进相互了解,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与江苏方面深入沟通,与本市收藏家藏品融合,倾力打造了此次“鹾海遗珍——中国盐文化民间收藏精品展"。

井盐海盐文化碰撞

两地民间藏家奉上重量级藏品

“我已经来过自贡十多次了,每次来都有收获,每次来都感到好亲切。"6月13日晚,来自江苏淮安的民间收藏家穆家良抵达盐都自贡,专程参加次日在自贡举行的中国文物学会盐业文物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他私人收藏的四百余件盐业藏品有幸在同期举行的“鹾海遗珍——中国盐文化民间收藏精品展"中与自贡市民和与会人员见面。

在穆家良带来的盐业藏品中,除了我囯早期的海盐生产工具——西周早期熬盐用盔型器、元代大都盐举司铜权(证明元代有个叫大都盐举司的管理盐政的衙门,这个铜权是当时称盐的标准器)等,还有多件见证自贡盐业历史的重要藏品。比如,民国二十九年,自贡自流井兴隆街八十二号刘森文呈请煎盐汽机专利宣誓书。它证明当时自贡盐业井盐生产技术走在全国前列,并注重专利技术的研究和保护。又如,中国最早的食盐注册商标——民国久大公司“海王星"食盐商标徽章。该商标为久大公司创始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亲自设计……从事盐业工作和盐文化收藏近三十年的穆家良,手中的多件重量级藏品,都是在自贡第一次公开亮相。

做为该专委会副会长的穆家良,在大会相关学术论坛开展期间,与自贡收藏圈内多位好友再次见面,聊得热络。自贡民间收藏家杨源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入展藏品有自贡最早的盐业契约(康熙五十九年),西秦会馆庙产契约,全国单件金额最大、税金最大、印花税票最多的买卖盐井契约,以及西南盐务管理局及所属盐务机构存档(未正式发行)徽章等等。

“引筒装满相关票据、以蜜蜡封口,一旦船只‘失吉’、盐遇水而化,筒内票据就成为查验、理赔之唯一依据。"这位自嘲为“井盐疯子"的自贡本土收藏家还向记者详述了此次入展的一批运盐船上的“黑匣子"——盐运引筒。杨源告诉记者,旧时,釜溪河暗礁密布,水流湍急,不少运盐船在河道中沉没。在当时为了避讳,大家都把盐船失事称为“失吉"。“船‘失吉’后,船体沉没,船上的盐遇水即化,运了多少盐,损失多少无从考证。只有这黑色的引筒因为有蜡封,能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船队打捞。"这时,将捞起的引筒打开,里面所存的票据就能得知盐船行驶的路径、运盐的多少等信息,便于保险公司的理赔。“从这个角度来说,和现代飞机上的黑匣子颇有几分相似。"

踱步展厅内,自贡民间收藏家陈桥带来的民间盐业金融文献,牵引着人们去探寻四川抗战的辉煌历史——“八年抗战,四川两大实绩功不可没。一是川军抗战,再就是川盐抗战。可时至今日,川军抗战是家喻户晓,而因为众多原因,川盐抗战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知之甚少。"陈桥认为,挖掘川盐抗战史料,还原川盐抗战历史,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从抗战时期食盐的“官收官运、官销",到“盐专卖“;从“食盐战时副税"到“军人马干费";从“盐号"到“食盐公卖店"等等,这些抗战时期的盐务政策,无一不在这一枚枚金融票据上得以再现。

从历史中走向未来

以开放姿态保护传承盐文化遗产

文物见证历史,此次民间个人收藏精品展通过博物馆陈列展示,让更多的人可以领略到文物史料的魅力。展览时逢中国文物学会盐业文物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举行之际,两地一批民间收藏家有幸成为专委会会员。

做为民间收藏家,穆家良、杨源和陈桥均表示,公立博物馆能够提供平台展出自己的藏品,说明充分认可了自己的收藏。他们希望通过展示灿烂的盐文化,唤醒更多人对盐文物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弘扬盐文化,让更多的人近距离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

“近五百件藏品是中国盐文化的缩影。"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长程龙刚谈道,民间收藏品已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收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此次展览不仅是中国海、井、湖盐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成就了省外收藏家与市内收藏家藏品的一次难能可贵的交流互动,在全国来看都是少见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民间收藏家从一定程度上缺少展示的平台。“民间收藏家有这么多藏品,但却‘养在深闺人未识’。公立博物馆正好有这种平台,就应该发挥平台的作用。"在程龙刚看来,此次展览从民间的角度更好地展示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盐文化,同时也展示了自贡光辉灿烂的井盐文化,为国家馆藏与民间收藏的优势互补,提供了展示平台。如此一来,可以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近民间藏家呕心沥血收藏的精品,让他们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认同感。

“要从历史中走向未来,保护好、传承好盐文化遗产,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同时担任中国文物学会盐业文物专业委员会会长的程龙刚表示,公立博物馆眼下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民间收藏家提供藏品展示平台,让更多的人走近民间藏品,读懂中华传统文化。

新闻推荐

何树平在市政府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

(记者廖蓝蕾)7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树平专程到市政府信访局开展接访活动,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和心声,零距离解决和交办群众...

自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自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海盐井盐文化藏品自贡聚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