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新闻 荣县新闻 富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自贡市 > 荣县新闻 > 正文

荣县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4-09-25 19:59   https://www.yybnet.net/

缤纷的校园

教学装备更新换代

30年前的教室土墙青瓦十分普遍,不少村小甚至是用石头来当凳子,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也是常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荣县的教育事业在党的优惠政策的普照下,在历届党政领导和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师资队伍显著加强,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荣县的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荣县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办学条件

以增加投入为手段

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上世纪80年代,荣县全县90%以上的校舍为土木结构,很多学校还是建于六七十年代,历经十余载大部分校舍已成为危房,四五个学生挤在一套课桌椅上上课,一到下雨天,‘天上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案就是教师的全部,各种辅助教学用具几乎为零。”回眸30年,在一线从教7年、1989年进入教育部门工作至今的荣县教育局党委办主任李云中感慨万千,“这就是荣县30年前学校教学条件的真实写照。历经30年,从前简陋的学校早已不见踪影,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据了解,30年来,荣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薄改\’项目实施以来,共计投入资金4800余万元对学校校舍进行维修改造,近4年每年平均超过1亿元建设投入,绝大部分学校的校舍得到了新建,一栋栋美观、大方、功能齐全的教学楼拨地而起,校园美化、绿化、硬化、净化建设有了较大突破。宽敞明亮的教室、电子备课室、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及功能齐全的运动场应有尽有;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电脑课件辅助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设备已普遍应用到全县所有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如今,荣县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总数6.64万人,全县的中小学、幼儿园都接入了宽带网,并开通了荣县教育信息网,实现了教育信息和资源共享,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覆盖率达到了100%,惠及师生7万余名。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荣县投入1300多万元,整体搬迁了荣县特殊教育学校,2012年以来投入资金约3亿元,动工修建了荣县第一中学校新校区以及河西新区幼儿园,并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进一步优化了荣县城区教育资源布局。据悉,下一步荣县县委、县政府还将继续加大投资,做好荣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整体搬迁、荣县新城再建一所小学等项目,通过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进一步优化荣县教育资源布局,在荣县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打造教育强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质量

以“两基”攻坚为中心

基础教育程度全面提升

“30年前的荣县教育,除办学条件较差外,基础教育也比较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滞后,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高中入学率和高考上线率极其低下等教学质量问题十分突出。”荣县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多年来,荣县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学前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全县已建成了公办和民办学前幼儿园120余所,实现了公办园加民办园的全覆盖幼教办学模式。

另外,荣县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全面开展“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和“管理到位、领导到位、队伍到位”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政策,使荣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组组数据揭示出荣县教育工作骄人的成绩:2010年荣县“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了100%;现在全县学龄前幼儿入园率为82.5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8.6%,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

据了解,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水平,荣县自2002年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以来,从两方面着手大刀阔斧地进行课改活动,一方面,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课改实践活动,多次聘请教育先进地区专家到荣县进行实地讲课和召开经验交流会;同时加大课改师资培训,近3年来,共培训课改教师500余人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多媒体应用、远程教育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起了“多媒体渗透课堂教学”的现代教育体系,教学质量紧跟时代步伐稳步提升。

职业教育

以提高劳动力综合技能为落脚点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壮大

走进荣县职教中心,经过常规的桌椅教室,车床加工、汽车修理等实训教室显得引人注目。然而就在30年前,荣县却没有这样的基本实训设备,更没有实践基地,荣县的职业教育工作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转机出现,“教育反哺社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在国家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后,荣县始终把加快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加强校企联合、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总体思路,不等不靠,自加压力,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积极有效的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和超前投入,边探索、边实践,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以公办职业高中为龙头,民办职业学校为有效补充的现代化多元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走出了一条以市场需求为职教产品市场定位的职业教育发展特色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今,荣县全县职业教育用地达6.9万平方米,现有学生3775人,开设幼儿教育、电子电工、机械加工等职业培训专业15个,配备专业教师19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9人,学生毕业推荐就业率达100%。据悉,荣县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也为荣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仅去年,荣县职教中心就为农民工提供短期培训1.2万人次,全县“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产教一体”的职教办学新模式,打造品牌职教的战略已初显成效。荣县的职业教育正以其独特的地位为本县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师资队伍

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重心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荣县经济水平发展滞后,师资条件较差,大部分为中专、高中学历,还有部分教师为初中学历,教师学历水平整体偏低。”在荣县老教育工作者的眼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

为建设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荣县的教育工作者们可“想破了头皮”。改革开放30多年来,荣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确立了“引进来带、送出去学、自己培养、吸引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以不断加强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据介绍,通过公开招聘、“双选”、考核流动、商调等多种形式,荣县先后引进各类优秀教师人才323人;通过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利用“送出去学,请进来教,本地培训”等人才培训途径,尤其是近年来教师培训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脱产进修、学历考试、函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课改培训、教学基本功培训等形式,先后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三级各类培训达3万 余 人 次 ,课 改 培 训4000余人次,骨干教师培训200余人次,学历培训1500人次,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均积极开展了校本培训。

另外,荣县还打破常规,不搞论资排辈,不讲学历职级来改革用人机制,按照“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标准用人,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荣县全县专职教师已达3995名,其中特级教师5人,高级职称教师762名,中级职称教师2023名。其 中 ,专 科 学 历 的 占36.39%,本科学历的占52.56%,师资队伍雄厚。

结语

以促进教育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

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日益浓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荣县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党以重教为本、政以兴教为先、民以支教为荣,全社会尊重教师劳动、支持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历届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扩建大批校舍,真正做到了制订全县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财政拨款优先考虑教育;选拔干部优先考虑教育;为群众办实事优先考虑教育;对涉及教育发展的困难优先研究解决,确立了“一切让位教育事业、一切工作优先支持教育事业”的思路。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兰江(图由荣县教育局提供)

新闻推荐

凤鸣乡内威荣高速进展顺利打通川南西线经济大动脉

华西城市读本讯(阴文平记者邱雨)凤鸣乡位于内江市市中区西部,与靖民、白马、永安、朝阳、全安等镇相邻,距内江城区仅有15公里。内江至威远至荣县(简称内威荣)高速公路全长62.662公里,穿凤鸣乡而...

荣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荣县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